马骊教授讲座

发布者:朱亦灵发布时间:2023-10-16浏览次数:13

921日下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系列讲座暨南开史学名人讲座152期专题讲座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挺阁举行。本场讲座主讲人为法国滨海大学历史语言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员马骊教授,题目是《浅析明太祖的三教论思想》。讲座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何孝荣教授主持,卞利教授、庞乃明教授、张岩副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吴德义教授,以及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共计三十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马骊教授就点明,“三教”(儒学、佛教和道教)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这三大思想流派在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哲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了中国皇帝的统治术。

马骊教授提出,明太祖朱元璋是综合主义“三教论”的代表,他撰写的《三教论》《释道论》,阐发了他对儒、释、道三教的理解,并在治国的实践中使用“三教合一”的策略进行意识形态控制。马骊教授认为,受出身与成长经历影响,朱元璋是一个务实的权威主义者,他的思想深受佛、道的影响,但确立了程朱理学作为明朝的官方意识形态,又提出“三教论”,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朱元璋的偏好直接影响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而他表面上似乎荒唐的行为背后实际上蕴含着具有系统性的统治方法。

马骊教授指出,朱元璋在《三教论》《释道论》两文中讨论并捍卫佛教和道教,称赞二教能够“阴翊王度”“暗助王刚”,因此无意对其进行压制或消灭。同时亦强调朱元璋对儒家为“万世永赖”的教义的遵从,突出儒家思想与“三教论”的共同点与共存原则,尽管三教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提供了道德和立法基础,并微妙地支持君主统治,对社会有益。

马骊教授强调,朱元璋对佛、道二教都采取双重政策。通过建立专门管理僧、道事务的机构、资助修复和维护寺庙,并给予佛教寺庙免税的土地、组织大规模的法会、召集名僧大德校刻藏经等,朱元璋表达了他对佛教的支持。但他也对佛教实行了不少打击、限制的措施,例如通过实行度牒制度来限制僧徒的数量,进行归并佛寺、推毁多余寺庵堂等活动。朱元璋与道教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并留下了大量与道教有关的作品。但明朝初期亦对道教实施了监管措施。朱元璋还为道教制定了相关政策,强制性地迫使道士为明朝服务。

马骊教授认为,朱元璋的出身与经历使他在治理时采用了务实的方法。通过确立了程朱理学为明朝的意识形态,同时又唱起了“三教论”的调子,提出儒释道共处共存,加强了国家权力与宗教之间的互动,为传统中国统治中的“现代”极权政体模式创造了先例。朱元璋的治理方法可以被称为现代化的“启蒙极权”,其目的是通过监视和严格执行法律来重塑人们的思维、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朱元璋的务实统治为晚期的帝制中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专制体系,标志着一个新的可以被称为帝国“极权主义”的极权专制的开始。

最后,马骊教授总结,朱元璋实施了“三教合一”的政策,旨在通过整合这些主要信仰体系的共同和相容元素来巩固社会秩序,并加强政治权力。该政策对社会稳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使皇帝能够对宗教实践施加更大的控制。他的治理方式被后来的统治者继承,并对东亚国家如越南和日本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朱元璋不仅开创了明朝几个世纪的统治,还创立了一种新的政权形式——专制权力的“极权主义”,而“三教合一”的政策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提问环节中,卞利教授、庞乃明教授、吴德义教授、张岩副教授以及三位同学先后就明太祖三教论与宋代新儒学相比的特点、明太祖集权理论的现代化特性、明太祖极权专制的表现形式等问题向马骊教授提问,马骊教授都做了详细的解答。何孝荣教授总结指出,马骊教授的讲座,通过剖析明太祖朱元璋《三教论》《释道论》两篇文章,结合当代政治学理论,展示了他的“三教合一”思想的起源、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产生影响,对我们理解明太祖、明朝乃至清朝、古代东亚政治和宗教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很大启发。在热烈地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转载自“南开史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