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转换与史实重建”——第二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举行

发布者:夏炎发布时间:2015-05-07浏览次数:10

视角转换与史实重建”——第二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孙妙凝)424—26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视角转换与史实重建”第二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在天津举行。

在会议开幕式上,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作了题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走向》的报告。他认为,近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一大动向是对以日常生活为标志的社会文化史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社会结构的研究以外,特别重视社会生活的研究。从生活把握结构,这是其与以往的社会形态史的不同之处。在他看来,当前社会史研究者的新追求则是从原来比较泛化的社会生活研究向日常生活研究转变。此外,近来我国社会史研究的新动向还包括以民间历史文献为核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区域社会为视角的整体研究、以人为本的交叉学科研究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新忠作了题为《生命史学:中国医疗史研究三题》的报告并提出“生命史学”这一概念。余新忠认为,生命史学的核心是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生命历史,让历史回到人间,聚焦健康。用三句话解释生命史学就是:一、历史由生命书写;二、生命是丰富多彩而能动的;三、健康是生命的本能追求和保障。生命史学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比如文化史、生活史、环境史、医疗史等。

我们探索的是历史上有血有肉、有理有情的生命,不仅要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物质、制度等外在性的事物,同时也要关注个人或群体的生命认知和体验,这就涉及到生命史学的问题。”余新忠说。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宝华也畅谈了关于史学研究的几点体会,他认为,我国医疗史、环境史的研究具有很大潜力,加强团队建设是当务之急。此外,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中需要加强计划性。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三十余位青年学者就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展开探讨。议题包括地域国家的思考、时代社会历程追溯、明清地域文化分析、民族性问题的挖掘、中古族群和碑志探讨、断代文献的释读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夏炎表示,中国古代史研究由于材料的限制,有很多历史链条上的环节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展现。本次会议的主题“史实重建”即是要注重过去没有注意到的缝隙,比如有关古代日常生活的题目就是被过去所忽略的。学者需要探讨如何在有限的材料下,弥补过去曾经缺失的历史环节和形象,这也是学界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古史新锐南开论坛自201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召开两届。除了受邀进行特别演讲的嘉宾,参加研讨的学者都是当今国内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兴力量。论坛旨在为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与互动平台,整合各地学科优势,助推古史后辈力量的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