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2019年工作简报第2期

发布者:夏炎发布时间:2020-01-01浏览次数:10

2019年工作简报第2期(4—6月)


目 录


  1. 余新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协办的“东西相遇与近代中医”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办

  2. 冯尔康教授做客第100期南开史学名人讲座并发表演讲

  3. 常建华教授出席“清代档案与清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4. 常建华教授出席首届徽学学术大会

  5. 经济结构与社会转型:第一届华北区域史研讨会顺利召开



余新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协办的“东西相遇与近代中医”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办


2019410日,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进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课题组(主持人余新忠)和北京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南亚的文学与文化交流研究”课题组(主持人陈明)协办的“东西相遇与近代中医”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301会议室举行,来自各大高校的近50位师生参与了此次会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进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余新忠教授、子项目负责人张树剑教授以及部分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并发表报告。

第一场报告由陈明教授主持。吴一立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Lieberthal-Rogel中国研究中心)以《‘司法源性病证’在中医伤科发展史的影响:以薛己(1487-1559) <正体类要>的杖疮治疗为例案》为题,颇有新意的提出“司法源性病证”这一概念,借此分析了薛己在太医院的大廷杖案件。张树剑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以《近代东西方医学观念冲突下经脉理论的解构与重建》为题,梳理了从十七世纪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在中西医相遇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医学者如何认识经脉,他认为现有的经脉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古典知识经过解构与重建后的新知识。陈思言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报告《近代针灸科学化的再检讨(1930-1957)——以承淡安为例》,分三个阶段讨论了承淡安的针灸科学化进程,认为这一过程并非是线性进步的,而是多向的、反复的、时序模糊的历史过程。张大庆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司法源性病证”这一概念的意义,提示学者们可以从中西人体运行体系的角度思考中西医学。

第二场报告由吴一立教授主持。秦玲子(ReikoShinno)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历史系)的报告《元代中国的医学文化》依托于其新著ThePoli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under Mongol Rule,认为元代有别于宋、金两代的权力结构,因而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医学文化。牛亚华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的论文《西方解剖学与近代中医脏腑学说》讨论了中医医家从古代到1950年代的对脏腑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认识。陈明教授的报告《明清东亚笔谈与前近代中医》以明清东亚笔谈这一类文献为中心,选取其中涉及中医知识的讨论,展现了前近代中医在东亚地区从高处逐渐滑落的情形。余新忠教授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元代在宋至明代的医学发展中有重要地位,而元代之前的南宋的医学地位为何在医学发展脉络中被边缘化?中医在前近代晚期不仅遭遇了西医的质疑,而是在东亚地区都受到批评,这一图景该如何呈现?

第三场报告由梁嵘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持。余新忠教授的报告《以新守旧,以中化西:清末民初天津名医丁国瑞的中西医汇通之道与生存策略》引入文化保守主义概念和分析工具,讨论了名医丁国瑞既以新守旧、以中化西的中西医汇通之道。陈琦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论文《“新中医”概念的兴起与反思》讨论了近代中西医论争背景下“新中医”概念的生成和各界的争议。李彦昌博士(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报告《起源、视域与影响:近代“废医存药”思想的再考察》梳理传教士、俞樾、余云岫对于“废医存药”的具体看法,及这一思想与“中药科学化”的关联。陈昊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和牛亚华教授分别进行了评议,提示可以从概念史的角度对“新中医”的指涉进行讨论,亦可以从欧洲历史上医和药的分化反观中国的医、药分化等问题。

第四场报告由汪前进教授主持。颜宜葳副研究员的报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次中药西用》讨论了菝葜类药材在欧洲医生手中经历了从特效药到万灵药的定位转换及背后的原因。谷晓阳博士的报告《验方还是谬误:中西医之生胰子疗法》围绕20世纪初中医对胰的重塑、中西“生胰疗法”的不同命运、对滋膵饮的重新认识三个问题展开中西医相遇背景下,医家对生胰子疗法的讨论。王传超讲师的报告《传统金石类药物在近代中国的应用与转型》具体讨论了晚清近代石膏的药物来源、使用方法和药效解释的变化,力图审视内外因、文本知识的变化与日用技术惯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吴一立教授的评议提示在做个案研究时,要关照到将个案放在怎样的“大的历史图景”中讨论。

四场报告结束,张大庆教授组织了圆桌讨论,提出了如何判断“疗效”这一颇具启发性的问题,吴一立、秦玲子、余新忠、牛亚华、张树剑、陈明等教授对此问题各抒己见,最后张大庆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会议圆满结束。


冯尔康教授做客第100期南开史学名人讲座并发表演讲


2019416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冯尔康先生做客第100期南开史学名人讲座,与历史学院师生畅谈六十年治史心得。讲座由江沛教授主持,学院王利华教授、张思教授、卞利教授、余新忠教授、闫爱民教授和张传勇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李学智教授、罗艳春副教授,天津人民出版社韩玉霞编审以及院内外本科生、研究生80余人聆听了讲座。

冯尔康先生首先回顾了其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求学经历,感恩郑天挺先生的提点与教诲。冯先生从“史学工作者为什么研究历史,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治史,这种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谈起,讲述其对于“求真、求新、求用”的实践和体会。在冯先生看来,独立思考是人类的本能及谋生手段,更是学术研究的前提。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学者的思维方式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部分地失去独立思考意识及能力,进而依据主流意识进行判断和学术研究。但是冯先生认为学者应尽量保持独立思考态度,力求思想解放,历史学研究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精神之下,才能达到“求真”的目标。

接下来,冯先生结合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史兴起的背景和情况,讲述其对于史学“求新”的看法。“求新”通常讲求新观点、新课题、新发现,但在冯先生看来史学求新应更强调新方向和新领域。传统史学主要内容是政治史,而近代以来,政治史、经济史及文化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三大块,史学的研究范围相比于传统史学已是大为开拓。7080年代,冯先生开始注意并思考“什么是社会史、社会史研究能否成立、如何进行社会史研究”等问题,并且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力图在跨学科视野下开展社会史研究。1986年,在历史系主任刘泽华教授支持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与《历史研究》杂志社、天津人民出版社联合召开“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呼吁进行社会史研究。冯先生在会上报告时提出:“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开展,历史学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出现繁荣局面”。这一预言为后来的社会史和中国史研究蓬勃发展所证实。

最后,冯先生以“治学不倦不辍之勤奋与甘坐冷板凳”为题讲述其搜集资料及学术研究的经历。冯先生回忆起他在学习阶段,不分工作日、节假日都钻进南开大学图书馆,还多次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故宫图书馆等地查阅文献资料。除了阅读图书馆或档案馆中的文献资料外,冯先生称其在80年代受到社会学及人类学的影响,去到江西萍乡、安徽祁门等地进行田野调查,搜集珍贵史料。冯先生继续讲述了其在退休后的研究情况,在2017年他介入新的研究领域,关注西方传教士、天主教与清朝政治关系,并出版《尝新集》一书。


常建华教授出席“清代档案与清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967日至9日,“清代档案与清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和文学院联合主办。研讨会以海内外利用档案研究清代社会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国际视野下晚清档案与清代社会、清朝档案反映的法治与社会、胶海关与青岛地方社会等为主题,旨在扩大国际视野、凸显本土优势,深入挖掘清代档案资源,推进清代社会史、财政史、法律史、中外关系史、海关史等领域研究。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认为,档案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此次会议选取在第十二个国际档案日(69日)来临之际召开,具有特殊意义,相信一定会增强历史工作者对档案这一巨大宝藏的重视程度,推动中国社会史研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韩国庆熙大学教授吴一焕在致辞中介绍了韩国历史学者利用档案研究历史的现状,希望未来中韩两国学者可以就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特别是构建量化数据库方面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会议期间,武汉大学陈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跃生教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王澈研究馆员、台湾中正大学甘德星教授、常建华、青岛市档案馆副馆长杨来青研究馆员、曲阜师范大学吴佩林教授,我校杜靖教授、马斗成教授、冯剑教授等专家作了主旨报告,来自各高校的在读研究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

来自南开大学、武汉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美国田纳西科技大学、台湾中正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青岛市档案局(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常建华教授出席首届徽学学术大会


2019618日,首届徽学学术大会在合肥开幕。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出席了该会议。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指出,徽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学理的也是治理的、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要努力做好宣介文章、创新文章、运用文章、保护文章,推动徽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徽学新的时代内涵,把徽学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把徽学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打响徽学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高翔指出,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论研究徽学;坚持关注重大问题,特别是基础性理论问题,为揭示中国历史道路提供学理支撑;坚持以史经世,为解决当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徽学走向新的更高的学术境界。

本届大会由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指导,安徽大学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师范大学、黄山市委宣传部协办,以“新时代新徽学”为主题。国内外徽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等近300人参加会议。在随后举办的四个分论坛和圆桌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徽文化的传承、发掘徽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观点碰撞。会上,常建华教授提交了《冯尔康师<徽学研究>读后》一文。


经济结构与社会转型:第一届华北区域史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9629-30日,以经济结构与社会转型为主题的第一届华北区域史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挺阁、廷黻堂和饮冰室隆重举行,来自国内20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80位余代表出席了会议,向会议提交了61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在开幕式上,江沛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王先明教授代表组委会对会议举办的宗旨及意义进行了说明。

在随后召开的分组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各单位的代表围绕着明清以来华北区域经济结构诸问题、新技术引入、社会变动、民众生活、抗战背景下中共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及民众动员、沦陷区民众生活、环境变化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精彩的报告和热烈的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次会议代表着当前华北区域史研究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会议期间,筹备华北历史研究协作中心的各单位代表召开理事会议,确认了20186月华北历史协作会议筹备会议的意向,决定成立学术共同体模式的合作组织即“华北历史研究协作中心”,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持,王先明教授任主任,李金铮、江沛教授任副主任,贺江枫副教授任秘书长。

会议期间,还安排了由张思教授主持的华北乡村文献展览,向代表们展示出近10年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所收集的华北区域史文献的精品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