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2018年工作简报第3期

发布者:夏炎发布时间:2019-01-04浏览次数:10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2018年工作简报第3期(7—9月)


目 次


  1.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考古学视角下的秦汉家庭与日常生活”学术研讨会

  2. 李治安教授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成果交付中华书局出版

  3. 卞利教授带领学生赴安徽绩溪考察并发现大量珍贵宗族文书

  4. 江沛教授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参加国际研讨会

  5. 江沛教授、夏炎教授荣获南开大学第八届“良师益友”称号

  6. 史料、问题与视野——史料诠释与周秦汉晋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举行

  7. 江沛教授、李金铮教授赴韩参加多场国际研讨会

  8. 江沛教授、李金铮教授赴澳大利亚参加“对日战争与亚太社会变动”国际研讨会

9、《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0卷出版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考古学视角下的秦汉家庭与日常生活”学术研讨会


77-8日,“考古学视角下的秦汉家庭与日常生活”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日本研究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系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大学等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博物馆、高等院校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是考古学界首次有关家庭与日常生活的学术会议。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刘尊志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历史学院副院长刘毅教授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表示感谢,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支持南开考古学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从社会史与考古学的关系出发对会议主题进行阐释,提出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发展需要关注多学科研究,历史研究应与考古资料相互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教授提出要重视社会生活的考古学研究,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思考和体系化建设,并探讨了社会生活考古的优势、研究内容和方法。徐州博物馆馆长李银德研究员表示,秦汉考古发现与研究十分丰富,本次研讨会开拓了秦汉研究的视野,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提出社会生活不仅包括衣食住行,还包括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希望各位南开大学同其他各单位专家学者一起,从本次研讨会开始将社会生活考古研究延续下去并不断深入。

开幕式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进行了以“如何从考古学的视角开展汉代家庭、日常生活及相关研究”为主题的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进行解读,多角度分析了秦汉家庭与日常生活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会议报告中,与会专家围绕秦代服装、汉代舞服、汉代日常生活服饰、从铜镜上的钱纹窥探汉人的财富观念、汉代封泥的泥料与贮泥之器,秦汉的洗浴与洗浴设施、汉代人的卫生习惯、汉代的食品加工及相关问题,枣庄海子汉代聚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豫东永城考古发现与研究,图像中的汉代生活用玉、秦汉时期的矿业、汉都长安的水循环、汉代家庭安全与防御、汉代家禽,楚文化与汉画像艺术风格的关系、河南焦作嘉禾屯铜器窖藏年代及相关问题、洛阳东汉墓出土韩君残碑、区域性汉墓研究与社会生活等作了精彩演讲与展示。报告精彩,气氛热烈,学者们以考古材料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思路向大家展示了秦汉家庭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全面、内容丰富、研究深入。

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教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视角新颖、主题突出,发言与点评十分精彩,围绕“考古学视角下的秦汉家庭与日常生活”进行了中小范围的讨论,参会人员以中青年教授、研究员为主,也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大家不仅利用会上时间还利用会间休息时间讨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是一场以中青年学者为主较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深化了秦汉家庭与日常生活的研究,尤其是从考古学角度开展的科学研究,提出了“社会生活的考古学研究”这一命题,将以往的零星研究纳入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对拓展考古学界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国考古学与社会史研究。


李治安教授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成果交付中华书局出版


78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元代北方碑刻成果交付出版暨年度工作研讨会”在津召开。中华书局顾青主编、我校社科处、历史学院负责人和来自校内外的30余位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

项目首席专家、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李治安教授报告了本项目的进展和一系列重要成果。经50余名课题组成员群体协同“作战”和数以千计的田野调查,目前已完成12卷的整理校订书稿并交付出版,其余10卷也在积极推进中。中华书局顾青总编高度评价该项目的学术价值,并介绍相关出版事宜,表示中华书局会将此套书作为年度重点图书申报国家出版基金,以保证顺利出版。社科处副处长管健教授和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余新忠教授也对本项目交付出版表示祝贺与支持。李治安教授还代表课题组与中华书局顾青主编签订了出版协议。

元代北方金石碑刻遗存资料的抢救、发掘及整理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2年立项,2014年、2016年先后两次获得滚动经费资助,总经费达230万元,也是迄今南开大学文科教师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经费额最多的一项。项目包含京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东北等8个子课题,共计22卷。特聘河南博物院原院长张文军,甘肃博物馆原馆长俄军,山西省考古所原所长张庆捷、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等担任子课题负责人,首次整理校订并推出跨越十余省区的大型金石碑刻集成。且做到拓片图版与说明校勘相匹配的“图文并茂”。其中1/3左右碑刻未见著录,还含有一批房地产开发及南水北调中发掘抢救的新碑刻。该项目交付出版,堪称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元史研究的新硕果,对南开的“双一流”建设也颇有裨益。

与会的课题组成员认真商讨了近一两年的研究计划,还和中华书局编辑人员共同拟定了项目后续成果的交付日程。


卞利教授带领学生赴安徽绩溪考察并发现大量珍贵宗族文书


201873-7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卞利教授带领绩溪实习组赴安徽绩溪考察并发现大量珍贵宗族文书。

73日上午,绩溪实习组一行13人,自天津西站出发,乘高铁前往绩溪,下午抵达并入住绩溪饭店。晚饭后,卞利教授进行了时长两个小时的实习培训座谈会,为同学们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本次实习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注意事项与徽学的基本知识。4日上午,实习组乘坐农村中巴车前往实习主要目的地绩溪县上庄镇,入住之后考察了上庄镇胡适故居、胡开文纪念馆与扬林水口,实地感受了胡适出生与幼年的成长环境,真切体验了徽州古村落的特殊形态。4日下午,实习组徒步前往上庄镇宅坦村进行调查。该村作为龙井胡氏的宗族聚居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具备高度的学术研究价值。在该村一户人家,实习组师生获得重大发现,一批尚未被学界发现、整理、利用的珍贵宗族文书浮出水面。该批文书密藏于龙井胡氏宗族亲逊祠的票据公匣中,包括龙井胡氏宗族亲逊堂惩罚乱伦族人、过继、租约和借据等近二百余件文书原件,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实习组师生利用卷尺等工具对文书进行了测量,并用相机对全部文书留影以待返校继续进行研究。当晚,实习组师生进行座谈会,交流、探讨了田野调查的收获和对新发现龙井胡氏宗族文书的见解。

5日上午,实习组一行继续步行前往宅坦村考察。在由龙井胡氏宗族祠堂亲逊祠改建的宅坦村博物馆中,卞利教授结合展览的族谱等实物,对徽州宗族的历史、结构、形态、发展情况等进行了认真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实习同学对徽州社会和宗族历史的理解与认识。5日下午,实习组徒步前往另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上庄镇旺川村,考察了抗战时期国民党驻军留下的抗日标语、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太平军留下的攻城壁画和历史遗存,凭吊了著名农学家曹诚英的墓茔。紧接着步行至有“棋盘村”之称的石守信后裔聚居之村——石家村,实地考察和解读了该村水口魁星阁和南山桥的来龙去脉。5日晚饭后,被誉为“文化村长”的宅坦村村委会主任胡维平向实习同学介绍了龙井胡氏宗族和宅坦村的相关情况。

6日上午,在完成了明代以来上庄、宅坦、旺川、石家等宗族聚居村的乡民日常生活为主题的文献文书、历史遗迹考察及口述调查后,实习组一行乘车返回绩溪县城。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城所在地华阳镇,该县徽学会会长黄来生先生与实习组一行共同参观了绩溪县博物馆、中正坊与县城北大街两座贞节牌坊,实地感受了底蕴丰厚的绩溪文化。6日下午,乘车前往龙川,考察了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和著名茶商胡炳衡故居。7日早晨,实习组一行从绩溪北站搭乘高铁返回天津。

本次实习和田野考察活动,在卞利教授的悉心指导和绩溪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绩溪县上庄镇暨所辖周边村为重点,通过研读族谱、文书、田野考察和口述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徽州地域的历史文化与宗族生活,成功地将书本知识放到历史的现场中予以检验,并以整体史视野,重新诠释和深化了对整体史与地域史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堪称是一次书本知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完美尝试。


江沛教授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参加国际研讨会


719-22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江沛教授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记忆与阐释”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是由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与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协办的,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英国、丹麦、意大利等国的20余位学者参加。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德(RanaMitter)教授主持,江沛教授主持了第二场大会发言,并第三场大会上以《苍生何辜:十部日记所见战时中国沦陷区民众生存状态》为题进行了发言,提出在以民族-国家立场考察战时沦陷区民众生存状态时,面对1.8亿民众所处的复杂情况,并不能简单地以以非黑即白的逻辑进行分析,而应以回到历史场景的意识,去细致考察素质不一、能力不一的众多民众,在面对国家受侵、家产被毁又无力反抗的困境时所具有的无奈、迷茫、沉默的复杂心境。

会议结束后,江沛教授又赴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The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访问交流,并与该所初步达成了召开研讨会、互访师生、互换资料的合作协议。


江沛教授、夏炎教授荣获南开大学第八届“良师益友”称号


南开大学第八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自20185月展开后,得到各学院的大力支持。经过广泛提名、事迹展示、学生票选、单位审核等环节,最终有41位研究生导师当选南开大学第八届“良师益友”,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江沛教授、夏炎教授光荣入选。

7月中旬,经过225位学生评审团成员现场投票,共有10位研究生导师当选“良师益友”十佳奖。江沛教授荣获十佳奖。

据悉,2007年由南开大学研工部发起组织、在校研究生自由网络投票的南开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已历时十余年,评选对象是南开大学在职的全体研究生导师。这项活动持续展开,已成为南开大学研究生对于导师教书育人方式和成绩高度认可的标志,也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优良学风的具体体现。


史料、问题与视野——史料诠释与周秦汉晋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举行


81日下午,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杨振红教授召集举办的“史料、问题与视野——史料诠释与周秦汉晋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办。

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出土资料与汉唐史研究”学科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史研究室合作,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单位的5名发言人和10名评议人以及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韩国庆北大学尹在硕教授进行点评和交流。

第一场由夏炎老师主持,杨振红老师简单致辞,对参与本次会议的老师和学生表示感谢,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第一位发言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王天然老师,题目为《周秦古书通例续貂——以<说苑>为例》。王老师将《说苑》和相关传世、出土文献对读,择取这一时期古书中具有共性的同义替换、相类文句、对举逻辑、文本流动等现象进行考察,力图推进对古书文本特征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丽老师评议认为,王文层层递进,将宏观考察与细节探微紧密结合,其所论的校读通法颇有新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博老师则认为,王文打通文字与文本关系的研究方法值得注意,并结合自身参与海昏侯汉墓简牍整理工作的经历,从考古学角度对古书文本与其所处情境的关系进行了补充分析。

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孙闻博老师,题目为《始皇、二世的政治分期与政治转向——以商鞅“农战”体制的演进为线索》。孙老师认为商鞅建立的政治军事体制与秦人的政治社会结构有紧密关系,这种关系的演进需要分阶段动态考察。其文章以商鞅“农战”体制为线索,将秦商鞅变法至秦二世的历史进行分期,认为“农战”体制在与秦政的互动下呈现波动态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评议人党超老师认为,孙文以秦的政治转型为重点进行了细致探索,是一篇思考成熟的文章。但在论述上,较为侧重商鞅与惠文王时期,与标题所言有些许出入。吕不韦被废到秦朝统一的时间段需要进行更多研究。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单印飞老师认为孙文对理解商鞅变法到秦朝统一之间的百年历史有一定帮助,并就统一后“农战”体制的消亡与否以及与二十等军功爵制的关系提出了疑问。

第三位发言人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安泰老师,题目为《史料所见北朝乐浪王氏》。王老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墓志材料为代表的乐浪王氏相关史料进行了整理和考证,力图勾勒出中古时期乐浪王氏家族的大体发展脉络,重新绘制乐浪王氏的谱系,并提出隋唐时期乐浪王氏的去向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戴卫红老师评议认为,王文所涉问题比较复杂,在时间、空间上跨度相当大,显示出作者的学术视野和勇气。但是在行文中需要补充部分史料,并以山西大同和北京大兴出土的相关墓志材料为例进行了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吕方老师则就乐浪王氏家族的衰落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转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第二场会议由戴卫红老师主持。第一位发言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石洋老师,报告题目为《秦王朝的“亡人”对策与实效——一个律令、捕告吏民、“亡人”多方角力的舞台》。石老师指出秦朝法律虽然制定了严格的捕亡法,但现实中却存在大量成功逃亡的案例,理解该矛盾应当重视人的能动性,由单纯制度研究走向人的研究。他认为在报告逃亡、县内追捕、移文通缉和他县道搜求等四个程序中,捕亡的执行效力递减,执行力因人而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欣老师评议认为,石文精细地梳理了捕亡的整个程序,展现了秦代捕亡的诸多细节,但对亡人的种类、一些史料的理解等还需做更细致的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王安宇老师认为,石文着眼于“活的制度史”,生动还原了当时的司法情境,但应当注意《奏谳书》等案例中所见官吏的自主选择、“诈伪”等情况。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马楠老师,题目为《魏晋南北朝书目丛考》。马老师以《隋书·经籍志》为中心,从文献学、官制、历史地理等角度对《中经新簿》“但录题及言”、晋秘阁四部目录与徐广校书等七个问题进行精细考证,提出新见。评议人夏炎老师认为,马文总体考证精细,行文严谨,但有些地方应补充学术史,对隋改给事郎的情况应加以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彬认为,马文虽属札记,但有其内在的逻辑,注重历史语境的分析,釐清了诸多概念,并结合目录学的发展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发言与评议结束后,尹在硕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了点评。尹先生认为年轻学者间进行热烈的批评与讨论,非常有助于学术的交流与发展,本次会议很好地呈现出了这种良性的状态。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邬文玲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认为本次会议的发言与评议有深度,发言人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体现出了宏观的学术视野。今后社科院与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应当继续加强合作,以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共同推动双方的进步和发展。


江沛教授、李金铮教授赴韩参加多场国际研讨会


814-19日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江沛教授、李金铮教授应邀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两个国际研讨会。

815-16日,由韩国满洲学会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满洲、华北及他者化的满洲”暨纪念满洲学会创立2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韩国天安市独立纪念馆举行,江沛、李金铮教授和博士后梁志善应邀出席,来自韩国首尔大学、韩京大学、江原大学、仁川大学、国民大学、全南大学、东国大学、釜山大学、庆北大学、延世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的韩国学者,来自中国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社科院、临沂大学、西北民族大小学的2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江沛教授向大会提交了题为《交通、开埠与近代天津城市的崛起》的论文,简要叙述由漕运、海运到近代港口、铁路兴起的交通体系演变对于近代天津城市的重要影响,重点强调了开埠之于天津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意义。

李金铮教授在大会上宣读了题为《日占时期天津市政府普通公务员之生存状态》的论文,利用天津市档案馆所存档案资料,再现了沦陷时期天津普通公务员艰苦的生活、无奈的心态及为生存而努力、又不甘于日伪统治的复杂心态。

此次会议是韩国满洲学会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继20177月在本院召开首次工作坊后的再一次合作。双方期望能继续合作下去,以加强中韩历史学界有关20世纪史的研究与交流。

817-18日,由日本大阪大学法学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共同合作的“现代中国变动与东亚新格局”国际研讨会的第12届会议,由首尔大学历史教育科、韩国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共同主办,主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认识”。江沛教授及本院博士生冯成杰、杜恩义、吴太宇应邀参加。来自韩国首尔大学、釜山大学、仁川大学、延世大学、成均馆大学、汉阳大学、高丽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广岛大学及中国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中华文化学院、台湾东华大学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在第一天的大会主题报告中,江沛教授以“19-20世纪中国两次开放进程及意义的比较”为题,对比了两次开放的基本特点及对此后中国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博士生冯成杰、杜恩义、吴太宇分别以“1939年天津水灾与日伪政权的救济”、“保卫交通:抗战时期山东沦陷区爱护村考察”和“歌谣、记忆与历史书写:以‘毛委员派来学生军’为中心”为题进行了分组报告。

此次会议的论文有几个特点,一是有数篇论文讨论改革开放四十年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东亚的重要影响;二是对亚洲太平洋战争史及对东亚历史观如何形成进行讨论,以期能使中日韩在历史问题上的争论逐步走向各叙己见、共同书写的阶段;三是高度重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四、以韩国近代历史为中心的讨论,是一大特色;五、以台湾学者为中心的新文化史、社会史视野的考察。


江沛教授、李金铮教授赴澳大利亚参加“对日战争与亚太社会变动”国际研讨会


823-25日,“对日战争与亚太社会变动”国际研讨会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中国社科院《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澳大利亚华商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协办,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的20余名学者邀请参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江沛、李金铮教授出席此次会议。

江沛教授提交会议的论文题为“苦待和平:战时中国沦陷区民众战争观的考察”,以近年来刊行的战时长春、北平、上海、宁波普通民众的四部日记为基础资料,从民族-国家立场及人性立场双重切入,探讨了战时民众面对战争影响的苦恼,初步揭示了他们的国家观念、日伪认知态度及为了生存无奈与沉默的等待心态,强调跳出战时宣传的概念因循,揭示强权下民众生存的人性扭曲及复杂的价值观。

李金铮教授向大会报告了题为“挣扎:日占时期天津普通公务员之生存生态”的论文,利用天津市档案馆所存档案资料,以当年的一些统计数据再现了沦陷时期天津普通公务员艰苦的生活,极为细致和直观;他还详细分析了公务员们为求生存不得不在日伪政权下工作的无奈心态及为生存而努力、又不甘于日伪统治的复杂心态。

在会议上,英国Universityof SheffidldTimWright教授,以19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及中日关系的影响进行了量化性的分析,引导大家从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考察中日战争的形成。昆士兰大学的MartinCrotty的学者还专题研究了二战期间澳新军团参加对日作战的历史、对于澳洲军人与中国的合作有所揭示。他认为,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二战中澳大利亚遭遇日本人的侵略,但澳洲人对于一战的记忆因与澳大利亚建国有关而显得十分牢固,对于二战的记忆反而不如一战深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周祖文研究员对于外汇管制下的马来亚侨汇和侨捐在战时支持抗战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令人耳目一新。黄道炫研究员着力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区域权力下探的方法及与根据地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间的关系。台湾中研院张瑞德研究员利用美国档案,考察了战时罗斯福智囊团对于战时中国政治高层决策形态的影响。

这次会议和7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的“二战历史记忆的比较”一起,逐步形成了从世界和远东的空间考察亚洲太平洋战争的广大视野,将单纯的中日间战争置于世界大战的范畴中去思考,对于今后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会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0卷出版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0卷于20188月出版。

本卷刊登14篇论文,分为5组。

儿童与老年一组3篇论文。张雨深入讨论明代社会对老年的界定,较之前人的研究推进一步。刘佳讨论明代士人的童年记忆与书写,颇有心得,对于如何处理有关童年的文献问题,不无启发。张弛论述儿童娱乐、家庭教育与民国上海“儿童游戏室”话语的兴起,属于较新的研究课题。老年与童年,特别是童年都是亟须加强研究的课题。政治与社会一组也是3篇论文。秦铁柱讨论汉代列侯与豪强关系,提出从对立到合流的发展过程。熊燕军论述宋季忠义袁镛的历史书写及相关问题,颇有新意。赵永翔探讨宁陕镇与清代秦岭治理,深化了对于清朝控制地方社会的认识。

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一组3篇论文。夏方胜从环境史的角度论述唐代岭南饮食生活,朱慧颖、姚晓燕解读了民国报刊茶叶广告,陈嘉顺个案分析了抗战初期的中学教员日常生活,围绕物质生活论述历史是这一组论文的主要内容。

医疗社会文化一组3篇论文。陈荣杰、王亚利论述走马楼吴简疾病词语“刑”,王晶讨论汉唐医方中的生育技术与性别权力,肖中显就“寄生”概念做了知识考古的工作,这一组论文反映出年轻学者的探索精神。

此外,有2篇日常生活史的研究述评,分别回顾了先秦、隋唐五代两个时段的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颇见学术功力,对于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还有3篇书评。评述了《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通向集体之路》《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各有写作特色,值得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