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2017年工作简报第4期

发布者:夏炎发布时间:2018-01-15浏览次数:59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2017年工作简报第4期(10—12月)


目 录


1、中心主办“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成功举办

2、王利华教授出席第四届东亚环境史大会

3、王先明、江沛教授出席第一届“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青年学术论坛

4、中心主办“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史”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5、冯尔康教授做客“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

6、杨振红教授赴香港、澳门出席“清华简第六辑与第七辑国际研讨会”

7、侯杰教授赴台湾出席“第八届两岸三馆年会”

8、常建华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819卷出版


中心主办“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成功举办


20171014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办。来自海内外的21名学者就城市史视野下的“空间范围”和“人的活动”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开幕式。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夏炎教授作为召集人介绍了工作坊的缘起,并希望通过今后一系列主题工作坊的举办,助力中古社会史的研究更加深入。中西书局李碧妍编审回顾了中西书局的发展历程,提出中西书局致力于打造一个不拘视角、不限年龄的中古史出版平台。天津社科院历史所许哲娜女士代表《城市史研究》致辞,希望关于中古都市史的研究能改变以往城市史研究不平衡的局面。

主题演讲。台湾大学甘怀真教授就“周礼国家观”与中古时期的城乡关系问题,从豪族庄园、村与屯田等角度探讨了汉晋之间从里制到村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南京大学张学峰教授在对考古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之后,通贯考察了南京地区两汉、孙吴和西晋的葬地分布,基于“都城圈社会”的理念阐明了城市空间与葬地之间的互动关系。日本中央大学妹尾达彦教授利用对长安墓葬考古大量材料的统计分析,辅以精审明晰的图表,生动地体现了居民居住地与葬地的变迁以及对死后观念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宁欣教授从对唐代“趋吏”的研究出发,倡导学者们在都市史研究中回归对“人”的讨论,重视城市中的“中下阶层”,关注不同层级的变动和流动并深入理解历史时期的城乡关系和管理制度。胡宝华、王力平、刁培俊三位老师对四篇主题演讲作了热情洋溢的评议。

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沈丽华综合考古与文献材料,对东魏北齐邺城的空间布局进行了细致的复原,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许志强认为该项研究目光可前移至曹操营建邺城之时,并须注意古今计量单位换算的准确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徐畅以唐代京畿地区为例分析认为中古城乡关系是自然形态上“城乡之别”与国家治理层面“非均质统一体”的结合,并提出观念上的城乡之分——“长安傲态”,浙江大学林晓光认为在“城乡”与“都城”的研究之间,要注意标准的统一和个案的普遍性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张天虹综括文献、考古及躬亲考察所得,细致规定了唐幽州城的城址和范围,并从“坊”与“坊名”切入进行了研究,中央民族大学蒋爱花认为其提出了城坊与“幽州学”研究的新路径,也指出城坊更名的时间是否统一值得商榷。中国人民大学王静以王处存家族的崛起为例探讨了唐代军事制度演变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影响,福建师范大学李永强调了此类个案研究的异质性问题。清华大学管俊玮构现了中晚唐长安道教郄式师门的沉浮历程,并以此折射了唐廷复杂的政治格局,同校孟献志认为文中对道教“政治型”和“技术型”的分野有待更加明晰。

综合讨论。在南开大学王安泰老师的主持下,与会学者对一天的讨论中言犹未尽之处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作为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的首届尝试,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中古都市与社会的研究注入了新鲜力量。


王利华教授出席第四届东亚环境史大会


1027日至30日,第四届东亚环境史大会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全球10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开,共商人类生态文明大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心教师王利华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对从世界各地来到南开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说,本次会议凸显“文明”这个关键词,过去数个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十年经济和社会的急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让人们对以往的文明道路产生了怀疑和迷惑,迫切需要从环境史角度进行系统、深刻的省思,以免陷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严重精神迷失。“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的基本愿望,中国提出了并且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日益快速的全球化,使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共同的挑战。虽然拥有不同过去,但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需要“跨越边界、海洋和山川”(2015年会议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分享历史经验,发现“地方实际和全球关联”(2013年会议主题)。相信这次会议,将成为中国环境史学发展的新起点,成为环境史由零碎探讨转向综合思考和整体建构的起点。

本届年会为期4天,在“文明的生态足迹:东亚与世界”这一主题之下设8个论题:“时空过程与历史脉动:东亚文明的起源、展开和转型”“自然环境与社会形态:人口行为、族群组织和国家政体”“自然环境与生存方式:经济体系、物质生产和衣食住行”“环境、资源与技术:材料和能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影响”“沧海变桑田:自然和人类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环境景观变化”“挑战与应战: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灾害、疾病、污染问题”“认知和情感:关于环境的知识、价值观、信仰和审美意识”以及“东亚与世界:跨越陆地、海洋和天空的文化接触与生态关联”


王先明、江沛教授出席第一届“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青年学术论坛


为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提升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培育青年学科骨干,经过6个多月的筹备,20171135日,第一届“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青年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四十多位青年学者和专家齐聚南开,畅言交流,火花激荡。

此次青年学术论坛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主办,开幕式由王先明教授主持,江沛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家峰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董丛林教授、上海大学历史系陶飞亚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田海林教授、《史学月刊》郭常英主编和张秀丽编辑、《历史教学》杨莲霞主编和《社会科学辑刊》李凡主任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师大、山东师大、澳门大学、北京师大、山西大学、南京师大、清华大学、华中师大等多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论坛。

论坛收录论文35篇,直接与义和团相关的论文12篇,共进行了四场热情洋溢的讨论。诸青年学者围绕“20世纪之交中国变革的国际因素”、“义和团与世界”、“义和团运动前后的教士与教民”、“晚清北洋新政研究”、“改良、新政与革命:20世纪之交中国历史的面相与本相”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变迁”等论题展开,聚焦于义和团运动时期及之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教育和生活的变迁、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关联,既有宏观的理论探索,又有深入的实证分析。突破了义和团作为事件本身的相对局限性,挖掘和利用了新的中外文史料,拓展了研究视野和领域。

此次论坛是中国义和团研究会成立近四十年来首次专门面向年轻学者,在会期间,义和团理事会在会长王先明教授领导下,决定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好的讨论平台,把义和团研究会的优良传统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关注这一议题,共同推动义和团研究发展


中心主办“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史”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71111日,“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史”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族通史》”课题组合办,来自中、日、韩三国多所院校的43位学者出席会议,学者们以日常生活史的视野再次对中国宗族史进行考察研究。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常建华为会议致开幕辞。大阪市立大学副校长井上彻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钱杭教授与常建华教授做特别演讲,学者还就宗族语汇、唐代女性家庭生活、辽代字辈、宋代范氏家族、清人方东树的郡望看法等做了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设两个分会场,以“先秦两汉魏晋家族”“中古家族及其他”“明清徽州宗族社会与生活”“明清南方宗族及其他”“明清以来的华北宗族”“近世家族”等六个专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围绕“日常生活史”这一新兴学术理念,对传统的中国宗族史研究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讨论范围涉及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与多个地域,相关报告精彩纷呈,新见迭出。

学术交流方面,会议为每位发言学者专设评论人,力求评论人与报告者学科背景相近、研究领域有所重叠,使评论富有力度,且贴近研究实际。在每场会议的综合讨论中,多位来自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学者各抒己见,互动频繁,会场气氛热烈。12日上午,会议顺利闭幕。

中国宗族史研究在过去几十年的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时代中国宗族史如何开展、如何继续深化是一个急需实践探索的问题。以往的宗族史研究比较偏重制度史的视野,有鉴于此,本次会议尝试以“日常生活史”的视野为中国宗族史的研究增添一些生活视角。在以往的中国宗族史研究中,宋代由于宗族形态发生较大改变,而被学界作为宗族史研究时代划分的重要时期,宋以前与宋以后隐约成为中国宗族史研究的分水岭,本次会议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族通史》”课题组的支持,广泛邀请各个时段宗族史研究学者的参与,力图打通中国宗族史研究领域的时段扞格,真正书写“中国宗族通史”。而与会的不同断代宗族史学者通过各自深入的断代研究,借助本次会议的交流平台,将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宗族史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的比较研究,加强了中古乃至先秦与宋以后宗族史研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取得了不错的学术心得,使本次会议的举办达到了预期效果,也为今后更多、更好的中国宗族史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冯尔康教授做客“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


冯尔康先生于109日做客第27场“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并带来了题为“从康雍乾三帝对天主教政策解读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场讲座由侯杰主持。连绵的秋雨丝毫没有阻挡师生们的热情,冯先生的演讲吸引了百余名本科、硕士、博士生、博士后,天挺阁不仅座无虚席,而且临时增加了20多个座位。徐泓教授与卞利教授专程参加,余新忠教授一同出席。

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冯尔康先生开始了精彩的演讲。他首先围绕康熙的“容教令”展开讨论,康熙帝针对亲政前朝廷“历案”,采取有限度地允许传教政策,并发布宽容教令,允许传教和臣民信教。冯先生分析指出,康熙帝的政策体现了其对持不同信仰的满汉臣工的宽容态度及对道统的尊重。而针对现实中时有发生的反教活动及对“容教令”的不认同现象,冯先生则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论证了康熙帝保持宽容的原因,即康熙帝同样尊重“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的义理,体现出康熙帝君统与道统分离的政治智慧。除此之外,容忍臣民违抗“容教令”圣旨,也体现出康熙帝的中庸施政方针,而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随后,冯尔康先生由天主教政策讲到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对外政治观,及其政策的变化,他很有见地地说,康雍乾三帝对传教士是有节制地任用,对他们是否犯我中华行为保持警惕并对激烈排外的官员有所批评。冯先生尤其称赞康熙皇帝在任用传教士、学习西方文化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一位帝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雍正、乾隆皇帝对天主教逐渐实行的高压政策,冯尔康先生持否定观点。他指出,信仰一旦形成,常常是牢固的、坚定的,这一时期也多有对天主教坚定执着者强行改变的举动,但并无效果,也是不智之举,值得深思。

在整场讲座中,冯先生精神矍铄、思维缜密、幽默风趣,态度极为谦逊。师生们一边看着冯先生亲笔签名的讲稿,一边听着他的精彩讲演,精心作者笔记。最后现场互动环节极为顺畅,场面热烈。提问踊跃,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冯先生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就天主教研究、清史研究等相关问题与同学们展开深入讨论。

为了表达对冯先生的感谢,侯杰教授将专著送给冯先生,而冯先生则将最新出版的大作《尝新集:康雍乾三帝与天主教在中国》送给侯教授和热心服务讲座的博士后闫涛。演讲结束后,冯尔康先生不顾疲劳,与仍沉浸在演讲之中,不愿离去的青年学生合影留念。


杨振红教授赴香港、澳门出席“清华简第六辑与第七辑国际研讨会”

1026-28日,由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清华简第六辑与第七辑国际研讨会”分别在香港、澳门召开。来自剑桥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台湾中研院、新竹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以及内地多所高校的40余名学者,围绕清华简第六辑与第七辑中的篇目以及相关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杨振红教授提交论文《奄、盍(葢)考——从清华简《系年》谈起》

本次会议是继美国、法国、德国后,在境外召开的第四次以清华简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进一步扩大清华简在国际汉学界的影响,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均有重要意义。


侯杰教授赴台湾出席“第八届两岸三馆年会”

122日,由台湾新竹张学良故居、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西安事变纪念馆主办的“第八届两岸三馆年会”在台湾新竹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台湾新竹县长邱镜淳主持开幕式,沈阳市文广局局长杜春华、西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寻小平、两岸三馆代表及嘉宾共5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年会,三馆馆长共同签署了《三馆年会会议记录》,三馆一致通过铁岭市的“张学良纪念馆”加入为第四馆,并顺势将“两岸三馆”名称变更为“海峡两岸张学良纪念馆合作联盟”,期许未来有更多的纪念馆加入,扩大交流层面。另外,年会也讨论合作联盟工作项目,包括各馆拍摄宣传短片、联合举办张学良相关学术研讨或是观光文化交流活动、各馆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互通有无,提升各馆业务与服务水准。侯杰教授提交论文《张学良与近代天津、南开》


常建华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819卷出版

11月,由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819期出版。作为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集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已经成为社会史研究学界富有影响力的刊物。至今已经出版至第19卷。刊内论文内容涉及饮食生活与近代社会、社会群体与时代变迁、文化传播与社会、地域与社会、宗族研究等。文章学术功底扎实,研究视角独特,视野新颖,各具特色。引用资料丰富,论述细致,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并尝试采取新的研究方法,反映出较强的学术探索精神。

18卷目录如下:

【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

略论秦汉时期的一般庭院与房屋

唐五代时期的凤冠——基于物质文化史和形象史学的考察

河北地区宋代墓葬及相关问题研究

北宋中后期举子的科举交游网络——以秦观应举为中心的考察

【法制与社会】

元代江南地区的司法秩序与地域社会——以湖田争讼案件为中心

习惯与国法的角力——以龙映姜、杨翠桃争产案为例

【民国社会】

民国时期殡葬礼俗的奢华风尚及其成因——以“大出丧”现象为中心

民国定县、邹平卫生试验区比较研究

【医疗卫生与社会】

新旧之辩——20世纪50年代朱琏“新针灸学”的浮沉

以韩中日的医案分析17-18世纪时的韩国伤寒医学

晚清中国的药物学术变迁中的日本因素

渗透与同化: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的卫生防疫研究

【研究述评】

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生计、生命与生态: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进展

【书评】

赋役制度的变迁与市镇研究:《嘉定县事-1420世纪初江南地域社会史研究》

19卷目录如下:

【宗族与社会】

地方大族与王朝扩张:论汉隋间陇西辛氏之发展

金元交替华北地方家族及其在元代的发展——以河南巩县张氏家族为例

近世山东宗族的重构与地域开发——以清代以降鲁中地方志为中心

宗法与国法:从高谊看民国族谱编纂的现代性

王朝制度、地方传统与宗族形态:闽南客家地区的“复合姓”宗族研究

【宗教与信仰】

激变中的承续:两宋间道教空间格局的变迁

生为烈妇,死为明神”:博山颜文姜信仰考论

社会史视阈下的天津居士林

从兴唐观到玄真观:中晚唐长安一个道教师门的沉浮

【其他】

休咎之征:中国古代多胞胎生育探微

历史剖面:《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华北乡村实践

【研究述评】

范式引导与记忆整合:魏晋南北朝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以来明代卫所制度研究述评

中古社会史研究再出发——第三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书评】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建构下女性身体之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