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

发布者:夏炎发布时间:2020-10-01浏览次数:10

2006年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

社会史研究通讯 第10期(20077月)

2006年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

王霞蔚 整理

  1. 社会史理论

  1. 行龙. 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J]. 近代史研究 , 2006,(01)

  2. 梁民愫. 英国新社会史思潮的兴起及其整体社会史研究的国际反响[J]. 史学月刊 , 2006,(02)

  3. 马新, 齐涛.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文史哲 , 2006,(04)

  4. 罗梅君, 宋少鹏. 中国史学和(西)/西方史学:一种对话?——始于1980年代中国社会史转向[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5. 王德召. 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的复兴对史学的影响[J]. 甘肃农业 , 2006,(11)

  6. 王海燕, 宋馥香. 从“地方”到“整体”——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7. 王晴佳. 文明比较、区域研究和全球化——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所见之史学研究新潮[J]. 山东社会科学 , 2006,(01)

  8. 闵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 , 2006,(03)

  9. 贺渊. 社会史论战的先声——《新生命》杂志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J]. 南京大学学报, 2006,(03)

  10. 小田. 漫画:在何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史素材——以丰子恺漫画为对象的分析[J]. 近代史研究 , 2006,(01)

  11. 吴宏岐. 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J]. 学术月刊 , 2006,(03)

  12. 魏爱棠. 神话”/“历史”的对立与整合——一种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理解[J]. 史学理论研究 , 2006,(01)

  13. 陈春声. 走向历史现场[J]. 读书 , 2006,(09)

  14. 王立端. 新社会史的文化语境——以E·P·汤普森的文化史研究为例[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15. 张附孙. 布罗代尔的“长时段”与马克思的形态观[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16. 李俊. 布罗代尔与年鉴学派述评[J]. 法制与社会 , 2006,(09)

  17. 卞利. 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综述[J]. 社会科学 , 2006,(11)

  18. 代洪亮. 让“生活”回归“历史”——评常建华教授《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J]. 天津社会科学 , 2006,(06)

  19. 周晓瑜. 闻一多的《周易》社会史史料学研究[J]. 周易研究 , 2006,(01)

  20. 龙秀清. 经济—社会史本土化的尝试——评《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J]. 史学集刊 , 2006,(02)

  21. 邓杰. 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的新思路——“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1. 王先明, 牛文琴. 二十世纪前期的山西乡村雇工[J]. 历史研究 , 2006,(05)

  2. 王奇生. 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J]. 历史研究 , 2006,(04)

  3. 杜树海. 历史的另一种面相——潜经回族族群认同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 , 2006,(02) .

  4. 张慧梅,刘宏. 20世纪中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互动之探讨[J]南洋问题研究 , 2006,(02) .

  5. 冯筱才. 名实·政治·人事——关于民初上海商人团体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 近代史研究 , 2006,(04)

  6. 魏文享. 商人团体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统制[J].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06,(01)

  7. 桑兵. 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J]. 近代史研究 , 2006,(03)

  8. 曹贵宝, 李广. 略论曹操与邺下文人集团的兴衰[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6,(11)

  9. 罗衍军. 沈艾娣著《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J]. 历史研究 , 2006,(02)

  10. 邱捷,. 知县与地方士绅的合作与冲突——以同治年间的广东省广宁县为例[J]. 近代史研究 , 2006,(01) .

  11. 罗国辉. 略论民国时期上海乞丐问题[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

  12. 侯艳丽. 民国时期的乞丐及其影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

  13. 倪根金, 陈志国. 略论清代广东乡村的乞丐及其管治——以碑刻资料为中心[J]. 清史研究 , 2006,(02)

  14. 刘大可. 论清代闽台地区的乞丐问题[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15. 罗勇. 文化与认同——兼论海外客家人的寻根意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6,(02) .

  16. 李恭忠. 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兼评刘平著《被遗忘的战争》[J]. 清史研究 , 2006,(01)

  17. 周健, 张思. 19世纪华北青苗会组织结构与功能变迁——以顺天府宝坻县为例[J]. 清史研究 , 2006,(02)

  18. 魏文享. 乡村控制与农业建设——试论南京政府时期湖北省的农会组织[J]中国农史 , 2006,(04) .

  19. 李永芳. 清末农会述论[J]. 清史研究 , 2006,(01)

  20. 吴波,. 清末民初甘肃哥老会述略[J]. 宁夏社会科学 , 2006,(02) .

  21. 王继平,肖华,. 论晚清湖南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变迁[J]. 求索 , 2006,(02) .

  22. 曹盟,杜娟,. 哥老会与新疆辛亥革命[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

  23. 雷炳炎,. 清代八旗世爵世职群体的入仕考察[J]. 安徽史学 , 2006,(03) .

  24. 黎虎. 魏晋南北朝“吏户”问题三献疑[J]. 史学集刊 , 2006,(04)

  25. 王欢. 中国古代社会中身份规则的结构化和制度化研究[J]. 史学集刊 , 2006,(02)

  26. 李华瑞,. 北宋士大夫与王安石变法的兴起[J]. 史学集刊 , 2006,(01) .

  27. 陈峰. 宋朝的治国方略与文臣士大夫地位的提升[J]. 史学集刊 , 2006,(01)

  28. 袁伊玲. 族际互动分析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以黔中金筑安抚司“乞改流”史实为例的思考[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2)

  29. 杨朝云. 牡丹与寒梅:以两种花卉阐释唐宋士人的差异[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30. 张培锋. 论中国古代“士大夫”概念的演变与界定[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31. 余江. 士之溯源及其早期衍变[J]. 文史哲 , 2006,(03)

  32. 孙尧奎. 中国的游民文化传统[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3)

  33. 孙思习, 马邦新. 浅说历史上的隐士[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34. 李娟, 付以琼. 关于君权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理性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 2006,(12)

  35. 张晓东. 居延汉简所见南阳戍卒[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2)

  36. 靳环宇. 中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历史嬗变[J]. 中州学刊 , 2006,(02)

  37. 杨建祥. 循吏与地方风化[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06,(03)

  38. 毛阳光. 北朝至隋唐时期黄河流域的西域胡人[J]. 寻根 , 2006,(02)

  39. 朱海滨. 九姓渔民来源探析[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2)

  40. 刘永连. 鸡人考述[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3)

  41. 蓝希瑜, 刘丹丹. 赣南客家族性潜隐的原因分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42. 叶立青. 论楚巫觋的身份与地位[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43. 葛志毅. 重溯士之社会历史起源[J]. 大连大学学报 , 2006,(01)

  44. 邓锐. 春秋战国时期“侠”的政治依附性[J]. 江淮论坛 , 2006,(03)

  45. 杨华. 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46. 文霞. 简论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J]. 学术论坛 , 2006,(02)

  47. 卜宪群. 秦汉社会势力及其官僚化问题——以商人为中心的探讨[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2006,(05)

  48. 刘向明. 从出土简牍看秦汉“隐官”的主要来源[J]. 嘉应学院学报 , 2006,(05)

  49. 于振波. 秦汉贫民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原因[J]. 南都学坛 , 2006,(06)

  50. 张金光. 论汉代的乡村社会组织——弹[J]. 史学月刊 , 2006,(03)

  51. 杨颖. 从《华阳国志》看东汉巴蜀地区的士族文化[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52. 杨云峰. 浅析汉代游民[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53. 薛海波. 东汉颍川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J]. 文史哲 , 2006,(06)

  54. 凌文峰. 略论曹魏时期士家的地位[J]. 宜宾学院学报 , 2006,(02)

  55. 宋冬九, 韩隆福. 隋炀帝对江南人才群体形成的影响[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6,(07)

  56. 杜文玉. 唐宋时期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变化[J]. 江汉论坛 , 2006,(03)

  57. 郑炳林. 晚唐五代河西地区的居民结构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8. 左汉林. 关于唐代教坊乐工的几个问题[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59. 陈武强, 司江平. 北宋西北蕃民的保护法[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1)

  60. 方燕. 女巫与宋代社会[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61. 张倩红, 刘百陆. 从遗存碑文看开封犹太社团的社会生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62. 王鸿泰,. 明清社会关系的流动与互动[J]. 史学月刊 , 2006,(05) .

  63. 成臻铭. 明清时期湖广土司区的社会阶层与等级——以永顺宣慰司为例的历史人类学观察[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64. 胡铁球, 霍维洮. 歇家”概况[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65. 贺喜. 编户齐民与身份认同——明前期海南里甲制度的推行与地方社会之转变[J]. 中国社会科学 , 2006,(06)

  66. 张小也. 制度与观念:九姓渔户的“改贱为良”问题[J]. 社会科学 , 2006,(04)

  67. 雷冬文. 清前期天地会的合法性基础——以广东天地会为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68. 陈同. 在法律与社会之间:民国时期上海本土律师的地位和作用[J]. 史林 , 2006,(01)

  69. 李闰华. 清代与民国时期广西境内的族群交往[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70. 钱宗范. 一部港澳台族群社会研究的开拓性著作——廖杨著《港澳台族群社会与文化研究》介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71. 刘爽. 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活动分期——以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转折点为视角的考察[J]. 学习与探索 , 2006,(03)

  72. 赵建国. 清末民初的广州报界公会[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73. 罗桂林. 国民政府初期福州的台湾籍民问题[J]. 台湾研究集刊 , 2006,(02)

  74. 郑卫荣. 清末南浔绅商群体崛起的历史再现[J]. 史学月刊 , 2006,(09)

  75. 洪煜. 近代上海小报中上海市民的人格特征分析[J]. 史学月刊 , 2006,(09)

  76. 张静. 近代乡村商人阶层的崛起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以潍县帮商人为例[J]. 中国农史 , 2006,(01)

  77. 李晓英. 从乡居到城居:晚清绅士阶层现代化的趋向[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78. 黄文治, 陆发春. 安庆教案与近代官绅阶层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79. 张研. 从社会史视角看刘铭传的入仕[J]. 安徽史学 , 2006,(01)

  80. 路子靖. 清末地方社团的政治参与及官府的应对——以福州地区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81. 陆勇. 晚清社会变迁中的长江下游青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82. 梁家贵.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的皖北民间秘密结社[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83. 任云兰. 近代城市贫民阶层及其救济探析——以天津为例[J]. 史林 , 2006,(02)

  84. 梁家贵. 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秘密社会[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85. 王先明, 魏本权. 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 史学月刊 , 2006,(03)


三、姓氏、家谱、宗族

  1. 吕宽庆. 论清代立嗣继承中的财产因素[J]. 清史研究 , 2006,(03)

  2. 张金俊. 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3) .

  3. 李锦顺,章淑华. 农村宗族:内涵扩散、特质及其未来[J]农业考古 , 2006,(06) .

  4. 董建辉. 乡约”不等于“乡规民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

  5. 张明新. 从乡规民约到村民自治章程——乡规民约的嬗变[J]江苏社会科学 , 2006,(04) .

  6. 潮龙起,. 从清代宗族的社会控制看会党的发展动因[J]. 江苏社会科学 , 2006,(03) .

  7. 林安梧. 父”与“权”:中国文化传统中“孝道”与“皇权”的纠结[J]. 孝感学院学报 , 2006,(01)

  8. 高永平. 中国传统财产继承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J]. 社会学研究 , 2006,(03)

  9. 李振翼. 中国姓氏文化的郡望之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4)

  10. 石梅.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浅谈谱牒文献作为研究史料的意义与局限性[J]. 图书馆 , 2006,(02)

  11. 戴圣芳. 徽州望族的谱牒文献[J]. 寻根 , 2006,(03)

  12. 王可喜. 湖北《茅田王氏宗谱》所存韩楷等明清人佚文辑考[J]. 咸宁学院学报 , 2006,(02)

  13. 宿一兵. 从家族制度的变迁看其对乡村治理的影响[J]. 农业考古 , 2006,(06)

  14. 李锦顺, 章淑华. 农村宗族:内涵扩散、特质及其未来[J]. 农业考古 , 2006,(06)

  15. 冒廉泉, 冒俊. 《冒氏宗谱》与冒氏来源[J]. 寻根 , 2006,(03)

  16. 陈琳国. 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17. 常建华. 明清时期的山西洪洞韩氏——以洪洞韩氏家谱为中心[J]. 安徽史学 , 2006,(01)

  18. 施由明. 明清时期宗族与农村社会控制——以江西安义县千年古村为例[J]. 农业考古 , 2006,(04)

  19. 汪庆元,. 徽州的家族文献与宗族文化——以歙县吴氏《冲山家乘》为中心[J]. 安徽史学 , 2006,(01) .

  20. 赵林. 论商代家族的亲属结构关系[J]. 中国史研究 , 2006,(02)

  21. 赵沛. 论先秦到两汉宗族形态的变迁[J]. 学习与探索 , 2006,(04)

  22. 赵沛. 两汉的宗族与地方社会自治[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 2006,(03)

  23. 王文涛. 汉代民间互助保障的主体——宗族互助[J]. 学术交流 , 2006,(11)

  24. 唐燮军. 论吴兴沈氏在汉晋之际的沉浮[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1)

  25. 梁静. 中古河东裴氏家族文化述略[J]. 社会科学家 , 2006,(05)

  26. 王永平, 姚晓菲. 略论东晋时期琅邪王氏与佛教文化[J]. 学习与探索 , 2006,(01)

  27. 孙大英. 论西晋杨骏重振家族势力的失败[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 2006,(02)

  28. 张爱波. 西晋“世族”、“势族”及“士族”之考辨[J]. 北方论丛 , 2006,(05)

  29. 王华山. 北朝临淄崔氏家族史新证[J]. 管子学刊 , 2006,(03)

  30. 彭清深. 传统谱学在晚唐党争结局中的衰落[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31. 李红. 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J]. 晋阳学刊 , 2006,(02)

  32. 董延寿, 赵振华. 唐代支谟及其家族墓志研究[J]. 洛阳大学学报 , 2006,(01)

  33. 杨作山. 凉州论氏家族事迹考[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4. 何新所. 宋代昭德晁氏家族文化传统研究[J]. 中州学刊 , 2006,(01)

  35. 王善军. 辽代世家大族文化活动述论[J]. 安徽史学 , 2006,(02)

  36. 汤开建, 杨惠玲.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包家族考述[J]. 民族研究 , 2006,(01)

  37. 马斗成, 马纳. 眉山苏氏家族名字号与宋代士大夫社会生活[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38. 张剑. 宋代晁氏家族文化及其时代特点[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39. 游彪. 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3)

  40. 许慈青. 中国古代士大夫家族研究的新收获——读《宋代眉山苏氏家族研究》[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2)

  41. 马玉臣, 杨高凡. 宋代毕氏家族论略——以世系、仕宦与婚姻为中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2. 刘欣. 宋代“家礼”——文化整合的一个范式[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3. 周扬波. 南宋四明地区耆老会概述[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5)

  44. 张岱玉. 元代漠南弘吉剌氏驸马家族首领考论——特薛禅、按陈、纳陈及其诸子[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2006,(06)

  45. 周致元. 明代徽州官府与宗族的救荒功能[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46. 蒋明宏. 东林学风与明清苏南望族[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47. 王昌宜. 浅论明清徽州的宗族办学活动[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8. 沈林. 明代后金女真“沈”姓探——从《明代满蒙史料·李朝实录抄》“沈”姓记载看女真姓氏的变化[J]. 满族研究 , 2006,(02)

  49. 兰秋阳. 清代江南家学兴盛原因初探[J]. 贵州文史丛刊 , 2006,(01)

  50. 常建华. 乡约·保甲·族正与清代乡村治理——以凌(火寿)《西江视臬纪事》为中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1)

  51. 冯尔康. 简论清代宗族的“自治”性[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1)

  52. 常建华. 近代闽台族正制考述[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1)

  53. 李浩. 桐城张氏家族教育传统试探[J]. 民俗研究 , 2006,(03)

  54. 曹培根. 翁氏家族及其创作[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6,(01)

  55. 邢学敏. 近年来汉唐之间荥阳郑氏家族研究综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 , 2006,(03)

  56. 刘亦冰. 绍兴《姒氏世谱》的史料价值[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06,(02)

  57. 方利山. 从几份契约文书看徽州宗族的社会调适[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8. 林济. 汪道昆的谱本宗与宗法收族理论[J]. 史学月刊 , 2006,(07)

  59. 黄国信, 温春来. 新安程氏统宗谱重构祖先谱系现象考[J]. 史学月刊 , 2006,(07)

  60. 于秀萍. 明清河北宗族兴盛原因探析[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3)

  61. 傅辉. 华北移民后裔异姓同宗现象探微[J]. 寻根 , 2006,(05)

  62. 陈琪, 胡筱艳. 清末徽州民间宗谱纂修活动研究——以光绪二十三年祁门竹源陈氏宗谱文书为例[J]. 安徽史学 , 2006,(06)

  63. 毛立平. 19世纪收继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中心[J]. 安徽史学 , 2006,(02)

  64. 罗美洁, 黄权生. 试析家()谱对四川清中后期及民国教育的影响[J].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04)

  65. 唐秀珠. 宗族在地方社会团练中的作用——以武进恽氏宗族为个例[J]. 科技资讯 , 2006,(09)

  66. 王良胜. 近代宗族组织与农民起义[J]. 怀化学院学报 , 2006,(10)

  67. 戴鸣今. 宗族势力与革命势力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以20世纪230年代鄂豫皖边地区为中心的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04)

68陈晔.中国宗谱研究的必备工具书——集学术、资料、实用为一体的《浙江家谱总目提要》[J].浙江社会科学, 2006,(03)


四、(民间)宗教信仰

  1. 张先清. 康熙三十一年容教诏令初探[J]. 历史研究 , 2006,(05)

  2. 沈卫荣. 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的探讨[J]. 历史研究 , 2006,(05)

  3. 张西平. 中西文化的一次对话:清初传教士与《易经》研究[J]. 历史研究 , 2006,(03)

  4. 张西平. 清初一位重要的来华耶稣会士——《欧洲与中国思想的争论: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记》中文版序言[J]. 中国文化研究 , 2006,(03)

  5. 邓杰. 社会福音”与边地社会改良——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中的妇女事工[J]. 宗教学研究 , 2006,(02)

  6. 邓杰. 基督教与战时西部边疆社会改良——中华基督教会学生暑期服务团活动考察[J]. 社会科学研究 , 2006,(06)

  7. 叶金莲, 罗勇. 从客家族谱文献看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6,(09)

  8. 刘艺. 元代后期南方道教图景的真实展现——《桃花女》的宗教文化蕴含及价值[J]. 宗教学研究 , 2006,(04)

  9. 潮龙起. 空间迁移与地位变迁——十九世纪闽粤天地会与马来半岛华人秘密会党的比较[J]. 清史研究 , 2006,(03)

  10. 刘影, 张小山. 图腾的宗教性——解读迪尔凯姆的宗教社会观[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11. 胡祥琴. 刘渊感生神话的历史形成[J]. 民族研究 , 2006,(01)

  12. 王小健. 知母不知父”与商周始祖的感生神话[J]. 历史教学 , 2006,(06)

  13. 高致华. 台湾地区郑成功信仰之历史研究[J]. 史学集刊 , 2006,(05)

  14. 郑土有. 共生互荣:城隍信仰与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关系研究[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15. 邓东. 中国古代神仙观念中的三种玉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之文化背景辨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6. 叶舒宪. 狼图腾,还是熊图腾——关于中华祖先图腾的辨析与反思[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17. 汪晓云. 傩与神鬼人关系的变迁[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2006,(04)

  18. 陈钧. 妈祖历代褒封考[J]. 神州 , 2006,(01)

  19. 张分田, 许哲娜. 黄色成为君权符号的文化动因[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20. 丰家骅. 龙生九子”的来龙去脉[J]. 寻根 , 2006,(06)

  21. 孙轶旻. 民间祠祀与李靖神化[J]. 云梦学刊 , 2006,(06)

  22. 李丰娟. 试论东巴文化中的鬼魂观[J]. 安徽文学(下半月) , 2006,(08)

  23. 希都日古. 关于明代蒙古人的宗教信仰[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2006,(03)

  24. 麻健敏. 清代福州旗人珠妈信仰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12)

  25. 魏建震. 先秦赵氏多神崇拜试探[J].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06,(04)

  26. 余兰. 凤形象之历史流变与“楚人崇凤”[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 2006,(08)

  27. 沈刚. 民间信仰与汉代地方行政[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6,(02)

  28. 昝风华. 汉代信仰风俗与班固及其《汉书》[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29. 吕宗力. 汉代“妖言”探讨[J]. 中国史研究 , 2006,(04)

  30. 刘春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巫觋与淫祀[J]. 许昌学院学报 , 2006,(06)

  31. 王芙蓉. 论两晋自然灾害与信仰意识[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2)

  32. 陈圣宇. 六朝民间巫觋鬼神崇拜与地名——以蒋子文和苏峻为例[J]. 中国地名 , 2006,(12)

  33. 王涛. 唐代的城隍神信仰与唐中后期南方城市的发展[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4. 王永平. 论唐代的水神崇拜[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35. 刘礼堂.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道教信仰[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6)

  36. 曹印双. 从墓志看唐代处士阶层信仰格局[J]. 宗教学研究 , 2006,(04)

  37. 游彪. 传说与事实之间:道教与宋代社会的融和[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8. 蔡凤林. 古代蒙古族传统宗教文化心理对元朝政治的影响[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9. 罗冬阳. 从明代淫祠之禁看儒臣、皇权与民间社会[J]. 求是学刊 , 2006,(01)

  40. 丁希勤. 从地藏信仰的兴起看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J]. 池州师专学报 , 2006,(02)

  41. 张俊峰, 董春燕. 明清时期山西民间信仰的地域分布与差异性分析[J]. 中国地方志 , 2006,(07)

  42. 刘福铸, 王连弟. 论明代福建妈祖信仰的特征[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3. 希都日古. 关于明代蒙古人的宗教信仰[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2006,(03)

  44. 滕兰花. 清代广西伏波庙地理分布与伏波祭祀圈探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5. 范荧. 上海地区的施相公信仰[J]. 史林 , 2006,(01)

  46. 廖小波, 谭清宣. 从清季民初的民间祭祀看三峡地区的民间信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47. 李星. 许真君崇拜与江南农业生产[J]. 农业考古 , 2006,(06)

  48. 刘俊凤, 李云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地区宗教生活的变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49. 王义芝. 《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出版[J]. 敦煌研究 , 2006,(03)


五、妇女、婚姻、家庭

  1. 林小芳. 妇女史对传统史学的启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2)

  2. 徐炳三. 基督教与近代福建女俗改良[J]. 民俗研究 , 2006,(04)

  3. 汪毅夫. 清代福建救济女婴的育婴堂及其同类设施[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4)

  4. 薛爱兰. 《劝导》中父女“对话”阐释[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6)

  5. 傅济锋. 民初女界参政平权问题的再考察[J]. 世纪桥 , 2006,(10)

  6. 王跃生,. 民国时期婚姻行为研究——以“五普”长表数据库为基础的分析[J]. 近代史研究 , 2006,(02) .

  7. 张研. 从婚书看中国传统社会的礼法秩序——读《清代民间婚书研究》[J]. 清史研究 , 2006,(03)

  8. 毛立平. 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J]史学月刊 , 2006,(06) .

  9. 毛立平. 清代的嫁妆[J]. 清史研究 , 2006,(01)

  10. 方如金, 江美芬. 论宋代士大夫贞淫观对妇女改嫁的影响及原因[J]. 史学集刊 , 2006,(03)

  11. 林小芳. 妇女史对传统史学的启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2)

  12. 曹晋, 吴娟. 美国学者的中国妇女史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历史学教授贺萧访谈录[J]. 史学月刊 , 2006,(01)

  13. 许蓉生. 冷落秋千伴侣 阑珊打马心情——古代妇女与“博戏”[J]. 文史杂志 , 2006,(01)

  14. . 宋以降中性别文化的变迁[J]. 中国文化 , 2006,(01)

  15. 孙敏. 从女神崇拜看楚文化女性思维的形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6,(08)

  16. 焦杰.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17. 李凌. 古代中国妇女守节、殉节观念的演变[J]. 寻根 , 2006,(02)

  18. 陈捷. 对中国古代两性地位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9. 林小芳,. 社会性别理论与中国妇女史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2) .

  20. 何越,. 社会性别理论与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以著名美国汉学家的妇女史著作为例[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2) .

  21. 朱小田. 社会史视野中的“俗例”——以江南“抢亲”为例[J]. 史学理论研究 , 2006,(04)

  22. 郝春文. 再论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初的女人结社[J]. 敦煌研究 , 2006,(06)

  23. 井红波. 北朝鲜卑妇女的婚姻观[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6,(03)

  24. 崔兰琴. 媒妁和合意——周代与古罗马结婚制度比较的一个视角[J]. 船山学刊 , 2006,(01)

  25. 杨慧鹏, 张燕华. 西周婚姻制度初探[J]. 青海师专学报 , 2006,(S1)

  26. 高兵. 从金文看西周的媵婚制度[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27. 贾冬月, 张宪华. 《左传》中的齐国女性[J]. 泰山学院学报 , 2006,(05)

  28. 孔德凌. 关于周代嫁娶时间问题的探索[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5)

  29. 杨萍, 李艳波. 周代女性的家庭角色和地位探析[J]. 学术交流 , 2006,(10)

  30. 刘宗棠, 张泰. 论春秋时期“烝”婚制的合“礼”性[J]. 学术论坛 , 2006,(02)

  31. 勾承益. 先秦婚仪婚俗探微[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32. 李根蟠. 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J]. 中国史研究 , 2006,(01)

  33. 高兵. 秦国婚姻制度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4. 白冬. 谈秦朝妇女地位的提高[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6)

  35. 钟翠红. 《女诫》之女性观透视及其历史意义[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06,(05)

  36. 张承宗.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宗教信仰[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37. 周海燕. 魏晋南北朝妇女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4)

  38. 张承宗. 六朝江南妇女的经济活动[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9. 李兆成. 读“妾无副服”札记[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40. 马洪良, 周海燕. 魏晋南北朝的女工商业者[J]. 学术论坛 , 2006,(11)

  41. 王伟萍. 从中古女性墓碑文看中古女性价值观[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2. 庄丽霞, 周海燕. 从北朝的婚礼习俗看民族融合[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3. 庄丽霞. 胡化”色彩的北朝婚礼习俗[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4)

  44. 宋军风. 唐代商人妇家庭生活探微[J]. 齐鲁学刊 , 2006,(01)

  45. 马霞. 唐代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文化意义及其当代启示[J]. 宁夏社会科学 , 2006,(02)

  46. 门玥然, 陈丽, 朱爱. 试析唐代上层社会妇女的生育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7. 陈大为. 从社会法律层面看唐宋女子再嫁问题[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8. 温翠芳. 唐代长安西市中的胡姬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J]. 西域研究 , 2006,(02)

  49. 张永萍. 西夏和唐代婚姻制度的异同研究——以《唐律》和西夏《天盛改旧定新律令》比较为中心[J]. 甘肃农业 , 2006,(05)

  50. 谭燕鹏. 略论唐代妇女发式[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S2)

  51. 陈寒, 屈敏. 略析唐代公主的婚姻家庭关系[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2)

  52. 张金桐, 左占平. 唐代妇女及其地位[J]. 宁夏社会科学 , 2006,(04)

  53. 岳纯之. 唐代法定适婚年龄考[J]. 历史教学 , 2006,(05)

  54. 李钊. 贞观婚姻政策述评——以贞观元年与贞观十六年的婚姻诏令为例[J]. 中华文化论坛 , 2006,(03)

  55. 陈丽萍.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非正式婚姻子女现象略考[J]. 敦煌研究 , 2006,(04)

  56. 刘蓬春. 唐人蓄妓对家庭观念的影响——《故妓人清河张氏墓志》考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57. 唐安志. 唐代婚姻中的并嫡现象探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5)

  58. 陈丽, 门玥然. 唐代上层社会妇女婚姻地位探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59. 宋军风. 唐代商人婚姻发微[J]. 唐都学刊 , 2006,(06)

  60. 陈大为. 从社会道德层面看唐宋女子再嫁问题[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06,(06)

  61. 耿元骊. 唐代家庭中的夫妻关系[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62. 刘振华. 论唐代妇女风貌[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63. 金滢坤. 论中晚唐河朔藩镇割据与联姻的关系——以义武军节度使陈君赏墓志铭为中心[J]. 学术月刊 , 2006,(12)

  64. 吕永, 王进科. 宋代妾之家属身份与地位的边缘化[J]. 池州师专学报 , 2006,(04)

  65. 张瑞. 略论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5)

  66. 胡桂香. 婚姻与历史——读《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J]. 妇女研究论丛 , 2006,(06)

  67. 宋莉媛. 明清苏州妇女日常生活变化探析[J]. 巢湖学院学报 , 2006,(01)

  68. 王雪萍. 1618世纪中国婢女现象论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69. 郭海东. 近十余年来明代妇女史研究综述[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70. 段颖惠. 迷失的本性——从《明史·列女传》中的妇女守节现象析明代妇女的贞节观念[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2)

  71. 李媛. 1618世纪中国社会下层女性宗教活动探析[J]. 求是学刊 , 2006,(02)

  72. 柳素平. 晚明名妓的气质与形象及其文化透视[J]. 史学月刊 , 2006,(04)

  73. 范红军, 贺军妙. 明代析产合户的家庭结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74. 田苗. 试论明清之际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生活的影响[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5)

  75. 冯贤亮. 明清中国:青楼女子、两性交往及社会变迁[J]. 学术月刊 , 2006,(09)

  76. 王美英. 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溺女问题初探[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6)

  77. 杨剑利. 论清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从清法典看[J]. 江海学刊 , 2006,(03)

  78. 刘正刚, 魏珂. 清代侨乡女性生活探析——以开平为例[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79. 谭德兴. 从道光《思南府续志》看清代贵州妇女的贞节观[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80. 董敬畏. 略论关中地区家庭的变迁[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81. 马学强. 1620世纪中叶民间文献中有关家族婚姻状况的研究——对江南洞庭席氏家族的考察[J]. 史林 , 2006,(05)

  82. 艾萍. 民国时期上海的集团结婚——一种政府行为的考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83. 李庆华. 晚清多边政治势力对女子的教育和规训[J]. 社会科学家 , 2006,(02)

  84. 邓如冰. 晚清女性服饰改革:女性身体与国家、细节和时尚——从废缠足谈起[J]. 妇女研究论丛 , 2006,(05)

  85. 廖胜, 王晓南. 太平天国妇女广泛参加生产劳动的民俗辨析——论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不能作为太平天国解放妇女之论据[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86. 何凌. 从客家妇女“天足”习俗看太平天国妇女地位[J]. 许昌学院学报 , 2006,(06)

  87. 蔡虹. 晚清各阶层妇女的社会地位及生活状况——以《申报》寻人广告为例的考察[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06)

  88. 肖泳. 女性刊物与女性意识的自觉——辛亥革命时期女性生存状态考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89. 蒋美华. 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角色变迁的特点[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90. 刘晓红. 20世纪初中国农村包办择偶存在的原因[J].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05)

  91. 经莉莉. 民国时期集团结婚现象的历史学分析[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01)

  92. 胡雪莲. 民国广州报纸婚姻案件报道中的法律词语——从法律变革的视角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93. 黄梅. 浅谈民国时期的家庭结构及城乡差异性[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5)

  94. 彭贵珍. 民国时期社会转型中的城市婚姻纠纷[J].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08)

  95. 蒋美华. 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迁[J]. 妇女研究论丛 , 2006,(04)

  96. 邵晓芙, 池子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自杀现象解读[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97. 林明鲜, 申顺芬. 民国时期婚姻中的“私事”与社会干预——以《人民日报》(1946—1948)的婚姻报道为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六、节日、风俗、礼仪

  1. 余欣. 神祗的“碎化”:唐宋敦煌社祭变迁研究[J]. 历史研究 , 2006,(03)

  2. 王秀臣. 礼藏于乐:礼乐文化的形态原型[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3. 翁敏华. 三月三上巳节失落之谜初探[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06,(01)

  4. 戴庞海. 论中国古代冠礼的特征属性[J]. 中州学刊 , 2006,(03)

  5. 陈晓华, 吉成名. 中国尚玉习俗起源初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6,(06)

  6. 杨罗生. 竞渡本招屈考——兼论龙舟竞渡的起源及其文化意义[J]. 云梦学刊 , 2006,(06)

  7. 郭迎春. 古代“避讳”之礼举要[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2006,(04)

  8. 王建军. 试论农耕习俗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J]. 农业考古 , 2006,(06)

  9. 刘永连. 突厥立像习俗探析[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2006,(01)

  10. 周金勇, 张勇. 节日与社会:仡佬族“敬雀节”的文化象征[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11. 潘玲. 剺面习俗的渊源和流传[J]. 西域研究 , 2006,(04)

  12. 祁英民, 贾格年. 浅谈原始社会的二次丧葬习俗[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1)

  13. 王志芳. 从《诗经》看商周时期的采集习俗[J]. 山东社会科学 , 2006,(10)

  14. 王志友. 商周时期的腰坑葬俗[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15. 李岩. 周代的尊老尚齿礼俗[J]. 兰台世界 , 2006,(22)

  16. 白国红. 赵武“冠礼”解析[J]. 晋阳学刊 , 2006,(04)

  17. 陈筱芳. 春秋宗庙祭祀以及庙与寝的区别[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6,(11)

  18. 戴庞海.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析先秦时期冠礼的“特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19. 昝风华. 汉赋器物描写与汉代风俗文化[J].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02)

  20. 刘道超. 论汉代择吉民俗的发展及其特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21. 杜鹃. 东汉祭祀中的乐舞[J]. 兰州学刊 , 2006,(03)

  22. 范志军. 从《日书》看汉代人的葬日[J]. 河南社会科学 , 2006,(03)

  23. 张保同. 汉代引礼入法的理论与实践述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24. 贺科伟. 两汉荆楚风俗浅述[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6,(09)

  25. 郭炳洁. 浅析西汉前期世风世俗化特征[J].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6,(09)

  26. 梁满仓. 魏晋南北朝军礼鼓吹刍议[J]. 中国史研究 , 2006,(03)

  27. 张焕君. 从郑玄、王肃的丧期之争看经典与社会的互动[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28. 秦永洲. 隋唐时期南风北渐述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1)

  29. 王美华. 唐宋时期地方官教化职能的规范与社会风俗的移易[J]. 社会科学辑刊 , 2006,(03)

  30. 王蕾. 唐宋时期的花朝节[J]. 华夏文化 , 2006,(03)

  31. 孙运鹏. 唐代婚姻礼俗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5)

  32. 王渭清. 唐代演艺民俗考论[J]. 社会科学家 , 2006,(05)

  33. 杨波. 唐进士乞旧衣略考[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4. 耿元骊. 五代祀天祭祖礼考述[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6,(03)

  35. 耿元骊. 五代嘉礼考述[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7)

  36. 吕变庭, 王丽芹. 论穆斯林对宋代社会风俗的影响[J]. 青海民族研究 , 2006,(01)

  37. 李辉. 金帝诞节改期受贺考[J]. 民族研究 , 2006,(05)

  38. 郭善兵. 略述宋儒对周天子宗庙礼制的诠释——以宗庙庙数、祭祀礼制为考察中心[J]. 东方论坛 , 2006,(05)

  39. 魏德毓. 移风易俗与象征替代:明清宁化显应庙的祭礼之争[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40. 陈江. 明代中晚期的礼仪之变及其社会内涵——以江南地区为考察中心[J]. 史林 , 2006,(01)

  41. 赵轶峰. 明初城隍祭祀——滨岛敦俊洪武“三年改制”论商榷[J]. 求是学刊 , 2006,(01)

  42. 李明. 明清苏州社会各风俗层的互动与交融[J]. 江苏社会科学 , 2006,(02)

  43. 陈宝良. 明代民间的节日旅游[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44. 梅莉. 明清时期湖北民众武当朝香习俗概观——以武当山现存碑刻为考察中心[J]. 江汉论坛 , 2006,(07)

  45. 秦海滢. 明代山东社会风俗与俗文化的传播[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6. 谢国先. 明代云南地区的饮食习俗[J]. 民俗研究 , 2006,(03)

  47. 马佳. 清代北京民俗中的藏传佛教文化内涵[J]. 西藏研究 , 2006,(02)

  48. 潘洪钢. 清代驻防八旗与当地文化习俗的互相影响——兼谈驻防旗人的族群认同问题[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3)

  49. 陈恩虎. 清代皖中田宅交易中的喜礼俗例述论——以陈禹文书为考察对象[J]. 中国农史 , 2006,(02)

  50. 杨健吾. 清代色彩民俗的流变及特点[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5)

  51. 马强. 唐宋士大夫与西南、岭南地区的移风易俗[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2. 田富强, 胡钢, 田富利. 麦客民俗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3. 范立君. 闯关东”与民间社会风俗的嬗变[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54. 裴庚新. 清末民初婚姻习俗的演变[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01)

  55. 刘力. 政令与民俗——以民国年间废除阴历为中心的考察[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七、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社会变迁

  1. 吴宏岐. 区域社会生活史的若干理论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2. 韩晓莉, 行龙. 战争话语下的草根文化——论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民间小戏[J]. 近代史研究 , 2006,(06)

  3. 贾艳丽. 《京话日报》与20世纪初年国民捐运动[J]. 清史研究 , 2006,(03)

  4. 陈芳,. 西汉三十六牧苑考[J]. 人文杂志 , 2006,(03) .

  5. 于赓哲. 割股奉亲缘起的社会背景考察——以唐代为中心[J]. 史学月刊 , 2006,(02)

  6. 王星光, 高歌. 中国古代花卉饮食考略[J]. 农业考古 , 2006,(01)

  7. 黄修明. 中国古代“服禁”论[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8. 翁敏华,. 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文化交流和民族戏剧面貌[J]. 学习与探索 , 2006,(02) .

  9. 李学伟. 中国古代“簪饰”文化研究[J]. 四川丝绸 , 2006,(02)

  10. 张维慎, 王锋. 从“咥”和“啖”看古人饮食的豪爽性[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2006,(02)

  11. 邓志强. 从汉字考释中管窥中国古代纺织文化[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 2006,(07)

  12. 李剑国, 孟琳. 简论唐前“服妖”现象[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4)

  13. 刘天利. 中国古代酒徒类型的演进[J]. 唐都学刊 , 2006,(04)

  14. 彭勇. 中国古代民间群体旅游[J]. 中州学刊 , 2006,(05)

  15. 姬志刚, 赵贵芬, 王利君. 中国印刷术发明和发展的史料探析[J]. 兰台世界 , 2006,(22)

  16. 胡亚希, 陈千, 范旭. 论中国古代色彩文化的人本内涵[J]. 江西社会科学 , 2006,(12)

  17. 陈淼. 初探缠足和束腰及其变异[J]. 安徽文学(下半月) , 2006,(12)

  18. 刘丽琴. 居延汉简所见秋射制度[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2)

  19. 燕连福. 中国古代“交通”概念发微[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20. 高恒天, 汤剑波. 秦汉时代之西南夷道德生活[J]. 贵州民族研究 , 2006,(04)

  21. 李会娥. 原始社会之饮食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05)

  22. 杨升南. 商代的水上交通工具[J]. 殷都学刊,2006,(04)

  23. 缪良云. 周代服饰生产管理的历史性贡献[J]. 装饰 , 2006,(11)

  24. 钟蔚. 从楚人的衣着文化看楚人浪漫主义精神[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 2006,(08)

  25. 金颜. 先秦盟誓的社会作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26. 韩先艳. 《战国策》中的占卜[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6,(12)

  27. 仝卫敏. 试论战国时期的军服供应问题[J]. 史学月刊 , 2006,(12)

  28. 刘乐贤. 楚秦选择术的异同及影响——以出土文献为中心[J]. 历史研究 , 2006,(06)

  29. 何海龙. 走出蛮荒——交通与秦汉时期的岭南越族社会浅析[J]. 贵州民族研究 , 2006,(04)

  30. 李庆新. 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的岭南与南海交通[J]. 史学月刊 , 2006,(10)

  31. 刘向明. 从睡虎地秦简看秦代有关衣布管理的法律[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32. 金身佳. 秦汉时期的形法相地相宅术[J]. 怀化学院学报 , 2006,(S1)

  33. 魏宇文. 从《释名·释饮食》看汉代饮食文化[J]. 湖南社会科学 , 2006,(03)

  34. 赵兰香. 汉代戍边士卒衣装来源问题再探讨[J]. 敦煌学辑刊 , 2006,(01)

  35. 王孝俊. 两汉社会保障制度初探[J]. 河南社会科学 , 2006,(03)

  36. 张宝强, 马竹英. 汉代百戏中的体育活动初探[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3)

  37. 王勇. 汉代劫持事件考察[J]. 晋阳学刊 , 2006,(05)

  38. 孙瑞, 陈兰兰. 汉代简牍中所见私人契约[J]. 学习与探索 , 2006,(04)

  39. 刘玉堂, 刘金华. 汉代相术管窥[J]. 江汉论坛 , 2006,(11)

  40. 房占红. 浅论汉代吉语印章大量流行的概况及原因[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1. 魏燕利. 试论汉代注重养老制度建设之根源——以生产方式及思想文化为视角[J]. 唐都学刊 , 2006,(04)

  42. 张群. 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休闲活动分析[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6,(03)

  43. 张方. 试论隋唐以前歧视羌人之现象[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4. 田非.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服饰风俗之差异[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4)

  45. 张宏慧. 两晋南朝社会的尊老养老之风[J]. 许昌学院学报 , 2006,(03)

  46. 来琳玲, 李天石. 乐舞所见之南朝社会风气——兼论南朝社会风气的成因[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06,(01)

  47. 逢成华. 北朝“褒衣博带”装束渊源考辨[J]. 学术交流 , 2006,(04)

  48. 王赛时. 海洋探索与唐宋社会[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9. 宋军风. 唐宋商人舆服演变考述[J].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06)

  50. 宋会群. 张九龄与中国信鸽通讯的发明[J]. 岭南文史 , 2006,(02)

  51. 王璟. 小议隋唐时期的中外音乐交流[J]. 史学月刊 , 2006,(08)

  52. 邵晨霞. 浅析外来文化对唐朝服饰的影响[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3)

  53. 赵贞. 唐代长安城街鼓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54. 宁欣. :城市社会的舞台——以唐长安城为中心[J]. 文史哲 , 2006,(04)

  55. 曾玉华, 许万林. 唐代长安的城市发展与体育文化的嬗变[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06,(10)

  56. 王蕾. 唐代科举制度下的士人狎妓风气[J]. 文史天地 , 2006,(10)

  57. 王立, 郝明. 唐代饮食争竞豪侠的文化风神略论[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58. 李怡. 唐代官员常服的服色文化[J]. 华夏文化 , 2006,(04)

  59. 王凤翔. 从士人命运看五代的重武轻文风气[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2006,(02)

  60. 竺小恩. 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61. 牛杰. 宋代好讼之风产生原因再思考——以乡村司法机制为中心[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1)

  62. 陆业龙, 李勇. 宋代社会的奢侈享乐之风——兼谈宋代词体流行的原因[J]. 船山学刊 , 2006,(01)

  63. 杜栋. 宋代户绝财产继承制度初探[J]. 韶关学院学报 , 2006,(02)

  64. 牛杰. 论宋代契约关系和契约法[J]. 中州学刊 , 2006,(02)

  65. 孙洪升. 宋代饮食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农业考古 , 2006,(01)

  66. 吴鸿丽. 两宋时期泉州地区造桥热潮的原因探析[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67. 姜宏宇. 金代雕塑之社会生活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6,(07)

  68. 吴宁, 范立舟. 两宋士风述论[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69. 黄斌, 许秋群. 略论宋代文化娱乐市场与南戏的发展[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70. 赵瑶丹. 两宋谣谚的社会内容和时代色彩[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71. 黄时鉴. 元代缠足问题新探[J]. 东方博物 , 2006,(01)

  72. 苏力. 元代社会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J]. 兰州学刊 , 2006,(12)

  73. 赵建群. 明清福建地区奢侈性消费风尚透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74. 赵克生. 明代文官匿丧与诈丧现象探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75. 高寿仙. 明代北京燃料的使用与采供[J]. 故宫博物院院刊 , 2006,(01)

  76. 周荣. 明代致仕官员的食俸与养老[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1)

  77. 王素香. 略论明末辽东满族社会生活的变迁[J]. 满族研究 , 2006,(01)

  78. 秦翠红. 试论明清商人的家班[J]. 社会科学辑刊 , 2006,(02)

  79. 陈宝良. 从旅游观念看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暇生活[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80. 李孝悌,. 明清的社会生活与城市文化[J]. 史学月刊 , 2006,(05) .

  81. 汤开建, 黄春艳. 明清之际自鸣钟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生产[J]. 史林 , 2006,(03)

  82. 陈宝良. 明代的宗教旅游[J]. 中州学刊 , 2006,(05)

  83. 王成, 徐善华. 明清徽商青楼生活的文化考察[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84. 郑丽霞. 论晚明生员的弃巾之风[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85. 王振忠. 清代一个徽州小农家庭的生活状况——对《天字号阄书》的考察[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86. 杨国安. 救生船局与清代两湖水上救生事业[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1)

  87. 唐力行, 申浩. 地方记忆与江南社会生活图景——评《上海乡镇旧志丛书》[J]. 社会科学 , 2006,(01)

  88. 熊月之. 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特点[J]. 史林 , 2006,(02)

  89. 苏智良, 彭善民. 公厕变迁与都市文明——以近代上海为例[J]. 史林 , 2006,(03)

  90. 陆吉康. 近代鸦片泛滥对桂东南社会的影响——毒品系列论文之二[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 2006,(06)

  91. 王加华. 社会节奏与自然节律的契合——近代江南地区的农事活动与乡村娱乐[J]. 史学月刊 , 2006,(03)

  92. 董丛林. 晚清乱世与社会传闻的盛行[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93. 李华丽. 咸丰时期老人居住方式的考察——以《安祺佐领咸丰七年清查户口人丁清册》为据[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94. 黄益军, 魏向东. 从《申报》看晚清上海人的娱乐生活及其特征(1872—1911)[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95. 王振忠, 陶明选. 晚清徽州民间社会生活管窥——《新旧碎锦杂录》抄本两种整理札记[J]. 安徽史学 , 2006,(05)

  96. 李豫, 李雪梅. 民国元年的山西社会变异——民国山西第一报《共和白话报》所反映的当时山西社会()[J]. 山西档案 , 2006,(03)

  97. 万振凡. 苏区革命与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变迁[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3)

  98. 小田. 儿童生活往昔:丰子恺作品之社会史考察[J]. 史学月刊 , 2006,(10)


八、社会心态

  1. 古琳, 葛豫. 社会评价主体文化心理的历史考察[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2. 罗志田. 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J]. 历史研究 , 2006,(04)

  3. 鲁萍. 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外的关怀——从“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运动时期道德革命的走向[J]. 历史研究 , 2006,(01)

  4. 李金铮. 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J]. 近代史研究 , 2006,(04)

  5. 王子今. 汉代社会意识中的“和合”观[J]社会科学 , 2006,(07) .

  6. 朱宏才. 近代史上统治者的心态[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6,(05)

  7. 尤锐. 历史的进步与退步:以“大一统”观念为例[J]. 史学集刊 , 2006,(01)

  8. 阎大伟. 论康熙的西学观[J]. 江海学刊 , 2006,(06)

  9. 韩华. 梁济自沉与民初信仰危机[J]. 清史研究 , 2006,(01)

  10. 吕红梅. 两汉时期忠君观念的泛化[J]. 历史教学 , 2006,(06)

  11. 尤锐,. 历史的进步与退步:以“大一统”观念为例[J]. 史学集刊 , 2006,(01) .

  12. 胡飞. 试析中国古代的“天地人”观念[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3. 李丕洋.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潮之源流[J].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03)

  14. 梁晓东. 忧患与超越——中国古代士人内心矛盾分析[J]. 甘肃高师学报 , 2006,(01)

  15. 查春学. 中国古代“夷夏一体”观与政策安排[J]. 贵州社会科学 , 2006,(02)

  16. 黄文川, 吴妍. 浅谈我国古代的反吸烟思想[J]. 农业考古 , 2006,(01)

  17. 曾德雄. 谶纬的起源[J]. 学术研究 , 2006,(07)

  18. 李红霞.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5)

  19. 胡发贵. 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J]. 寻根 , 2006,(05)

  20. 桂芳. 儒家妇女观的历史流变及社会传承[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6)

  21. 兰毅. 试论隐逸思想的流变及影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 2006,(12)

  22. 陈光田. 从吉语格言印论汉代祈福与修身的思想[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23. 卜风贤. 中国传统农业灾害观的早期形态[J]. 天津社会科学 , 2006,(01)

  24. 张海华, 王琼. 客家传统制器思想初探[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25. 晁福林. 从先秦历史观念的变化看中国古代人类精神的觉醒[J]. 河北学刊 , 2006,(03)

  26. 陈业新. 两汉荒政思想探析[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27. 郑文. 大名垂千古,祀火无断时——古代帝王、文士、百姓三个阶层祭祀诸葛亮的心态分析[J]. 船山学刊 , 2006,(01)

  28. 马晓坤. 晋宋易代之际士人心态探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6,(01)

  29. 孟繁冶. 从诫子书看魏晋士人心态[J]. 文史哲 , 2006,(04)

  30. 吴洪琳. 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的民族心态——以赫连勃勃为主[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1. 崔峰. 从写经题记看北朝敦煌民众的崇佛心理[J]. 敦煌学辑刊 , 2006,(02)

  32. 马一虹. 从唐墓志看入唐高句丽遗民归属意识的变化——以高句丽末代王孙高震一族及权势贵族为中心[J]. 北方文物 , 2006,(01)

  33. 胡安徽. 从唐代水利工程看唐人的安全意识[J]. 中国水利 , 2006,(14)

  34. 张艳辉. 试析晚唐士人仕宦心态[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10)

  35. 苏士梅. 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以墓志铭为中心[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4)

  36. 王美华. 礼制演变与十国时期的南方社会——以个体家庭意识为研究中心[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37. 杨娟娟. 南唐党争中的文人心态转变论略[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38. 刘达科. 辽朝汉族文人心态透视[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39. 田欣, 薛志清, 张雪萍. 宋代商人心态探微——婚姻生活和业儒求仕行为考察[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0. 陶清. 明清鼎革与文人心态——关于明清之际思想史研究范式的思考[J]. 安徽史学 , 2006,(06)

  41. 张学军, 孙炳芳. 直隶商会的近代社会意识简论[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 2006,(01)

  42. 李自典. 清末民初华北农民市场意识研究[J]. 史学月刊 , 2006,(12)

  43. 田永秀. 中国近代第一代股民心态剖析[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4)

  44. 杨瑞. 清中后期社会变革下中层士人的心态衍变历程——以桂林全州蒋氏家族为例[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5. 赵炎才. 清末时期“奢俭”观的学理透视[J]. 学术研究 , 2006,(10)

  46. 陈文联.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的妇女道德观[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7. 赵燕, 郭洁. 浅论辛亥革命时期女权观念的转变[J]. 南方论刊 , 2006,(11)

  48. 段妍. 沦陷时期东北民众社会心态剖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1)

  49. 曹敏华. 革命根据地社会变动与民众社会心理嬗变[J]. 党史研究与教学 , 2006,(06)

  50. 孙诗锦. 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心态转变浅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6,(04)


九、国家与地方社会、区域社会史

  1. 黄国信, 温春来, 吴滔. 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 , 2006,(05)

  2. 丁蕾. 从区域史研究重新解毒中国历史. 国际学术动态, 2006,(04)

  3. 刘志伟. 从乡豪历史到士人记忆——由黄佐《自叙先世行状》看明代地方势力的转变[J]. 历史研究 , 2006,(06)

  4. 山田公平, 王晓葵. 黄东兰著《近代中国的地方自治与明治日本》[J]. 历史研究 , 2006,(05)

  5. 张仲民:《解构中国民族历史叙述的尝试——读杜赞奇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一书》,《历史研究》,200605

  6. 吴滔. 明清江南基层区划的传统与市镇变迁——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 历史研究 , 2006,(05)

  7. 贾艳丽. 江夏由树著《旗产:清末奉天地方精英的崛起》[J]. 历史研究 , 2006,(01)

  8. 赵世瑜. 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 历史研究 , 2006,(01)

  9. 虞和平.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J]. 近代史研究 , 2006,(04)

  10. 胡英泽,. 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J]. 近代史研究 , 2006,(01) .

  11. 孟庆延. 复线的历史及其他——关于《文化、权力与国家》[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6,(09)

  12. 黄正林. 清代黄河上游区域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4)

  13. 毛曦.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 , 2006,(02)

  14. 钟焓. 吸收、置换与整合——蒙古流传的北京建城故事形成过程考察[J]. 历史研究 , 2006,(04)

  15. 蓝勇. 清代滇铜京运路线考释[J]. 历史研究 , 2006,(03)

  16. 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J]. 历史研究 , 2006,(01)

  17. 韩茂莉,. 近代山陕地区地理环境与水权保障系统[J]. 近代史研究 , 2006,(01)

  18. 刁培俊. 《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读后——兼论国家、社会与传统乡村管理体制的研究趋向[J]. 清史研究 , 2006,(01)

  19. 刁培俊. 唐宋元时期国家权力与乡村管理体制刍议——高校教材《中国古代史》补正[J]. 历史教学问题 , 2006,(04)

  20. 毛双民. 200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 , 2006,(01)

  21. 王玉亮.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质[J]. 历史教学 , 2006,(09)

  22. 何大进. 略论明末清初广州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 历史教学 , 2006,(08)

  23. 潮龙起,. 从清代保甲的社会控制看会党的滋长动因[J]. 云南社会科学 , 2006,(03) .

  24. 何文平. 近代的会与匪——以广东为例[J]. 历史教学 , 2006,(05)

  25. 薛磊. 元代的胶莱运河[J]. 历史教学 , 2006,(01)

  26. 梁建国. 南宋乡村区划探析——以都保为中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

  27. 梁建国. 北宋前期的乡村区划[J]. 史学集刊 , 2006,(03)

  28. 刘文波. 宋代福建海商崛起之地理因素[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29. 王子岚, 袁悦蓉, 王克陵. 明清时期汉江宜城段河道变迁与楚鄢都城址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30. 王杰瑜,. 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

  31. 辛德勇,. 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

  32. 任放. 近代市镇研究的方法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

  33. 魏幼红. 明代地方城市的“坊”——以江西省府、县城为中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2)

  34. 管彦波. 徐霞客对西南民族聚落地理的考察[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5. 曾新. 论湿地对古代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36. 安介生. 历史时期江南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成与变迁——基于嘉兴地区史志资料的探讨[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4)

  37. 姚丽娟. 贵州侗族地区主要城镇的变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38. 陈曦.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以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 江汉论坛 , 2006,(12)

  39. 小田. 民间传说的社会史内涵——以一个江南市镇的成长历程为依托[J]. 河北学刊 , 2006,(01)

  40. 张利民. 区域史研究中的空间范围界定[J]. 学术月刊 , 2006,(03)

  41. 王少卿. 区域史研究方法刍议[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4)

  42. 毛曦.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 , 2006,(02)

  43. 王明德. 中国古代都城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J]. 兰州学刊 , 2006,(01)

  44. 曾凡远. 近代中国西方观:从“攘夷”到“师夷”[J]. 前沿 , 2006,(02)

  45. 傅广典. 山东半岛地域文化的界定、内涵及其传承趋向[J]. 民间文化论坛 , 2006,(02)

  46. 焦亚葳, 张光成. 近现代燕赵文化的历史地理脉向[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6,(06)

  47. 杨万娟. 中国汉江与楚文化[J]. 学习与实践 , 2006,(08)

  48. 巫瑞书. 楚文化研究中的瓶颈问题[J]. 学习与实践 , 2006,(08)

  49. 薛瑞泽. 溱洧文化的地域范围及其发展[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50. 王莹. 楚文化物化形象的区域文化特征与民族心理探寻[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 2006,(10)

  51. 王瞻宁. 楚“凤”图腾造型——“楚”文化的代表性物化形象[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52. 赵建中. 吴文化的源头辨析[J]. 江海学刊 , 2006,(06)

  53. 朱文斌. 论越文化研究的范式转换[J]. 学术月刊 , 2006,(10)

  54. 陈越. 剑与书:越文化模式新探[J]. 学术月刊 , 2006,(10)

  55. 梁涌. 从交流和传播的视角解读越文化[J]. 学术月刊 , 2006,(10)

  56. 蔡云辉. 战争与古代中国城市衰落的历史考察[J]. 中华文化论坛 , 2005,(03) .

  57. 董建辉. 乡约”不等于“乡规民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8. 马新, 齐涛. 汉唐村落形态略论[J]. 中国史研究 , 2006,(02)

  59. 华林甫, 成崇德. 中国历代分省模式探讨[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6,(04)

  60. 刘志扬, 李大龙. 藩属”与“宗藩”辨析——中国古代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四[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2006,(03)

  61. 纪欣. 清代康乾盛世以前滦河流域文明的五次高潮[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2006,(03)

  62. 侯庆丰, 孔庆文. 河西内陆河流域农灌水权制度历史变迁的经验启示[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06,(03)

  63. 无锡新区吴越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心. 江南“古都”何以成了“古镇”?——关于我国句吴古都的研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5)

  64. 刘再聪. 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立足于唐以前的考察[J]. 史学月刊 , 2006,(12)

  65. 刘跃进, 刘燕梅. 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66. 覃主元. 汉代合浦港在南海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J]. 社会科学战线 , 2006,(01)

  67. 李晓英. 论汉代的乡规里约[J]. 中州学刊 , 2006,(01)

  68. 陈明光. 汉代“乡三老”与乡族势力蠡测[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4)

  69. 庞骏, 张杰. 晋宋建康城市空间管理制度[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70. 毛时亮, 唐燮军. 六朝政局中的宁波地域与宁波人物[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4)

  71. 张永刚, 杨天荣. 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的原因探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8)

  72. 王静, 沈睿文. 一个古史传说的嫁接——东魏邺城形制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73. 霍宏伟. 《大业杂记》与隋唐洛阳城[J]. 中国地方志 , 2006,(12)

  74. 曹印双. 从秦府集团成员仕进状况看区域文化合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75. 宁欣. 唐初至宋中期城市修建扩建述略——兼论南北地区城市发展之异同[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76. 勾利军. 唐宋分司机构与社会变迁[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77. 张国刚. 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 , 2006,(04)

  78. 王禹浪, 王宏北. 金代黑龙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J].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6,(01)

  79. 陈国灿. 南宋江南市镇与农村城镇化现象[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80. 梁建国. 南宋乡村区划探析——以都保为中心[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81. 陈国灿. 南宋太湖流域市镇的社区结构与社会生活——宋代太湖流域市镇研究之四[J]. 许昌学院学报 , 2006,(01)

  82. 刘锡涛. 江西宋代人才地理研究[J].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83. 孙垂利. 从在水利事业中的作用看宋代的民间力量——以江南地区为中心考察[J].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84. 杨建宏. 论宋代的民间旌表与国家权力的基层运作[J]. 中州学刊 , 2006,(03)

  85. 郭琳. 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06,(04)

  86. 张文. 两宋乡村民间慈善活动的多元结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4)

  87. 庄华峰, 谭书龙. 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J]. 安徽史学 , 2006,(06)

  88. 刁培俊. 乡村中国家制度的运作、互动与绩效——试论两宋户等制的紊乱及其对乡役制的影响[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3)

  89. 张文. 济贫恤穷活动与宋朝民间社会的兴起[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90. 田冰. 试论明清时期河南城镇发展的特点[J]. 中州学刊 , 2006,(01)

  91. 黄忠怀. 明清华北村落发展与近代基层制度变迁[J]. 浙江学刊 , 2006,(02)

  92. 张俊峰. 明清时期介休水案与“泉域社会”分析[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1)

  93. 秦富平. 明清乡约研究述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94. 黄德海, 刘亚娟. 明清时期韩城地区山庄子的历史变迁——以党家村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95. 魏幼红. 官绅之间:试论明清时期江西府县城的“城门事件”——以吉安府城南门改建为中心[J]. 江汉论坛 , 2006,(06)

  96. 杜正贞, 赵世瑜.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明清泽潞商人[J]. 史学月刊 , 2006,(09)

  97. 王卫平, 马丽. 袁黄劝善思想与明清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J]. 安徽史学 , 2006,(05)

  98. 段自成. 论清代北方乡约和保甲的关系[J]. 兰州学刊 , 2006,(03)

  99. 张艳丽. 试论清代晋南地区黄河滩地的争夺事件——以永济县为中心兼论州县官的行政职能[J]. 运城学院学报 , 2006,(01)

100刘彦波.清代前期赋役制度的变革与地方基层组织的变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1陈绍方.清代地方乡村治理的传统特征[J].晋阳学刊, 2006,(03)

102孙丽娟.从碑刻资料解读清代汉水流域陕西段民间水运秩序[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1. 陈波. 一个西藏村落的正统与异端史[J]. 社会科学研究 , 2006,(01)

  2. 肖文评. 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3. 苏智良. 城区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以上海城区研究为例[J]. 史学理论研究 , 2006,(04)

  4. 董晓萍. 流动代理人:北京旧城的寺庙与铺保(1917—1956)[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5. 李巨澜. 略论近代以来苏北地方社会的全面衰败[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6. 王明前. 太平天国起义前广西及江南地区农村的社会状况——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12)

  7. 陈支平. 清末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8. 马敏. 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地方社会——张謇经营南通的启迪[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9. 王双见. 论清末城乡地方自治下的自治机构[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10. 李巨澜. 民国前期苏北地方匪化问题探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11. 冯筱才. 上海下层民众对五四运动的反应:以“日人置毒”风潮为中心[J]. 历史教学 , 2006,(02)

  12. 李琴, 张伟. 官意与民意之间:1930年代广西的村街民大会[J]. 史学月刊 , 2006,(08)

  13. 沈成飞. 国家权力和乡村势力间的调适与冲突——抗战时期广东黄冈保甲示范乡透视[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4. 吴葆勤. 《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校点献疑[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6,(05)

  15. 陈橹. 地方史与社会史研究的新视野——评汪汉忠著《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16. 左建. 中国地域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评金普森、陈剩勇主编《浙江通史》[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4)


十、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1. 何文平. 晚清军事变革与地方社会动乱——以广东盗匪问题为中心的探讨[J]. 清史研究 , 2006,(03)

  2. 李小尉.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史研究论略[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 苏全有, 王宏英. 民国初年灾荒史研究综述[J].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1)

  4. 尤学工. 清史研究正在走向社会深层——陈桦、刘宗志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读后[J]. 安徽史学 , 2006,(06)

  5. 吴爱惠. 1980年以来中国近代乡村救济史研究综述[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6. 朱浒. 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J]. 清史研究 , 2006,(02)

  7. 商传. 从蠲赈到减赋——明朝灾害政策转变的三个个案[J]. 史学集刊 , 2006,(04)

  8. 毛阳光. 中古时期民间救灾综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9. 李亚光. 论西周的荒政理论[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0. 王文涛. 东汉洛阳自然灾害与政府赈灾年表[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11. 段伟. 汉代公田救灾方式与产权变迁[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2. 张爽, 薛海波. 试论东汉凉州流民问题[J]. 甘肃社会科学 , 2006,(02)

  13. 陈英. 论西汉社会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J]. 甘肃社会科学 , 2006,(06)

  14. 吴孔军. 两晋十六国荒政述评[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02)

  15. 张秀军. 两晋时期民间应对灾害策略[J]. 北方论丛 , 2006,(05)

  16. 武剑青. 南朝刘宋遣使救灾述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17. 宋立, 王培. 试论唐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18. 岳纯之. 论唐代婚外性行为及其社会控制[J]. 齐鲁学刊 , 2006,(05)

  19. 郭文佳. 宋代流民救助述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20. 张文. 宋朝的自然灾害与荒政等级管理思想刍议[J]. 中华文化论坛 , 2006,(01)

  21. 石涛. 黄河水患与北宋对外军事[J]. 晋阳学刊 , 2006,(02)

  22. 杨建宏. 论宋代官方谕俗文与基层社会控制[J]. 湖南社会科学 , 2006,(03)

  23. 裘士京. 宋代钱荒及其缓解对策[J]. 史学月刊 , 2006,(06)

  24. 杨建宏. 论宋代土地神信仰与基层社会控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25. 郭文佳. 宋代流民与流民救助[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1)

  26. 杨建宏. 论宋代民间丧葬、祭祀礼仪与基层社会控制[J]. 长沙大学学报 , 2006,(04)

  27. 石涛. 北宋地方减灾管理述略[J].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06,(04)

  28. 唐力行, 徐茂明. 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基层社会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J]. 江海学刊 , 2006,(01)

  29. 牛建强. 明万历二十年代初河南的自然灾伤与政府救济[J]. 史学月刊 , 2006,(01)

  30. 陈晓翔. 明崇祯十三、十四年浙江灾荒浅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31. 孙华莹. 徽商与明清徽州荒政[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32. 李庆奎. 明代备荒政策变化与基层社会变迁[J]. 天中学刊 , 2006,(06)

  33. 张建民. 饥荒与斯文:清代荒政中的生员赈济[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1)

  34. 白丽萍. 清代两湖平原的社仓建设[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1)

  35. 汪毅夫. 讼师唆讼:清代闽省内地和台地的社会问题[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36. 潮龙起. 从清代保甲的社会控制看会党的滋长动因[J]. 云南社会科学 , 2006,(03)

  37. 张艳丽. 嘉道时期的灾荒与社会[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8. 赵家才. 清代山东民间社会的灾害救济[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9. 王日根, 王亚民. 从《鹿洲公案》看清初知县对乡村社会的控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0. 杜玲. 雍正时期社仓的设立:皇帝、官僚与民间[J]. 北方论丛 , 2006,(06)

  41. 汪毅夫. 清代福建救济女婴的育婴堂及其同类设施[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4)

  42. 王娟.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J]. 史学月刊 , 2006,(02)

  43. 张峰. 试论民国时期昆山的慈善事业——以昆山县救济院为中心[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44. 任云兰. 近代城市贫民阶层及其救济探析——以天津为例[J]. 史林 , 2006,(02)

  45. 宋美云. 论城市公共环境整治与非政府组织参与——以近代天津商会为例[J]. 天津社会科学 , 2006,(04)

  46. 刘树友, 王文涛. 清末民国时期秦东地区自然灾害的预防及救治[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3)

  47. 陈丽萍. 近代两湖地区灾荒流民问题的政府调控[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48. 靳环宇. 论晚清基层民间慈善组织的筹赈模式[J]. 贵州文史丛刊 , 2006,(01)

  49. 汪毅夫. 台湾内渡文人与清末民初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以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为例[J]. 台湾研究集刊 , 2006,(01)

  50. 杨鹏程. 清季湖南疫灾与防治[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1. 冯贤亮. 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J]. 社会科学 , 2006,(07)

  52. 王卫平. 光绪二年苏北赈灾与江南士绅——兼论近代义赈的开始[J]. 历史档案 , 2006,(01)

  53. 包生耿. 广东谘议局与清末广东禁赌.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6,(04)

  54. 张素欣, 蔡元清. 民国时期(1912-1931)的减灾机构与减灾法规[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55. 李军. 20世纪20年代山西毒贩问题治理探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56. 王成兴. 民国时期华洋义赈会淮河流域灾害救治述论[J]. 民国档案 , 2006,(04)

  57. 王倩, 宋红梅. 1927-1937年南京社会保障事业初探[J].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06,(04)

  58. 彭贵珍, 李陵. 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的粮荒成因分析[J]. 晋阳学刊 , 2006,(03)


十一、社会经济史

  1. 袁林. 论国家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2. 莫宏伟. 苏南土地改革前农村雇佣关系的考察[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2)

  3. 陆离. 也谈敦煌文书中的唐五代“地子”、“地税”[J]. 历史研究 , 2006,(04)

  4. 张荣强. 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J]. 历史研究 , 2006,(04)

  5. 汪庆元. 清代徽州鱼鳞图册研究——以《休宁县新编弓口鱼鳞现业的名库册》为中心[J]. 历史研究 , 2006,(04)

  6. 杨雨青.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经济关系研究述评[J]. 历史研究 , 2006,(03)

  7. 李金铮. 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J]. 历史研究 , 2006,(03)

  8. 马俊亚. 工业化与土布业:江苏近代农家经济结构的地区性演变[J]. 历史研究 , 2006,(03)

  9. 杨际平. 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调”——兼谈户调制的起源[J]. 历史研究 , 2006,(03)

  10. 赵宠亮. 说“财用钱”[J]. 历史研究 , 2006,(02)

  11. 谢桂华. 茭钱”试解[J]. 历史研究 , 2006,(02)

  12. 王振忠. 明清文献中“徽商”一词的初步考察[J]. 历史研究 , 2006,(01)

  13. 朱德贵. 张家山汉简与汉代户赋制度新探[J]. 学术论坛 , 2006,(06)

  14. 李勇军. 近代汉口商业文化的变迁[J]江汉论坛 , 2006,(12) .

  15. 李玉. 晚清昭信股票发行过程论略[J]. 近代史研究 , 2006,(04)

  16. 李德英. 民国时期成都平原土地转租问题探讨[J]史林 , 2006,(03) .

  17. 郑会欣,. 统制经济与国营贸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复兴商业公司的经营活动[J]. 近代史研究 , 2006,(02) .

  18. 周育民. 关于清代厘金创始的考订[J]. 清史研究 , 2006,(03)

  19. 黑广菊. 明清时期临清钞关及其功能[J]. 清史研究 , 2006,(03)

  20. 汪崇筼. 徽州典当业研究中三个可能的误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

  21. 吴海波. 清代两淮盐商的生活形态与社会变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

  22. 汪崇篔. 再评陶澍理盐[J]盐业史研究 , 2006,(02) .

  23. 汪崇筼. 清代徽州土地与商业投资回报率的比较[J]. 清史研究 , 2006,(01)

  24. 戴迎华. 近代镇江米市移师芜湖的历史考察[J]江海学刊 , 2006,(03) .

  25. 杜七红,. 清代两湖茶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江汉论坛 , 2006,(04) .

  26. 田炯权. 清末民国时期湖南的米谷市场和商品流通[J]. 清史研究 , 2006,(01)

  27. 田炯权. 清末民国时期湖北的米谷市场和商品流通[J].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06,(04)

  28. 甘于黎. 清末的财政改革[J]. 历史教学 , 2006,(12)

  29. 魏华仙, 黄进华.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06,(01)

  30. 宋美云. 略述近代京津商人经营文化的异质性[J]. 历史教学 , 2006,(09)

  31. 王静. 清末民初天津市场上的“红帖”[J]. 历史教学 , 2006,(07)

  32. 朱英. 清末民初天津工商同业研究所初探[J]. 天津社会科学 , 2006,(04)

  33. 张殿清. 北京国民政府中央财政收入中的盐税[J]. 历史教学 , 2006,(02)

  34. 易继苍. 买办与上海钱庄的近代转型[J]贵州社会科学 , 2006,(06) .

  35. 郑率. 近代中外经济关系中关税与厘金的纠葛[J]. 史学集刊 , 2006,(06)

  36. 徐毅. 晚清江苏厘金制度的起源与推广实态考——以1853-1865年为背景[J]. 历史档案 , 2006,(03)

  37. 陈支平. 唯物史观与明清农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悖论[J]. 史学集刊 , 2006,(01)

  38. 毛立坤,. 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

  39. 刘文波,. 宋代福建海商崛起之地理因素[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

  40. 章开沅. 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J]. 学术月刊 , 2006,(06)

  41. 马伟. 多维视野中解读晋商——晋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史月刊 , 2006,(04)

  42. 刘钊. 论中国古代的“军市”[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3. 黄敬斌. 评彭慕兰、黄宗智论争中的棉及棉布消费问题——以江南为核心的另一种估计[J]. 浙江学刊 , 2006,(03)

  44. 林成西. 中国古代城市的商业管理[J]. 文史杂志 , 2006,(04)

  45. 钟祥财. 中国古代收入分配的制度分析[J]. 史林 , 2006,(04)

  46. 杜艳艳. 试论古代都城的精神娱乐消费变迁——以北魏洛阳、唐朝长安、宋代开封及杭州为例[J]. 沧桑 , 2006,(04)

  47. 吴治繁. 试论我国古代的物价管理制度——以简牍文书为中心考察[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48. 董升. 商族人和商业的起源[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3)

  49. 屠恒贤, 张实. 商周时期丝绸的外传[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0. 杨志文, 包小忠. 对井田制兴起和衰落的一种契约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51. 黄今言, 温乐平. 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以粮食生产为研究中心[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3)

  52. 方潜龙, 吴山山. 东晋南朝时期江西田庄经济探析[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3. 张剑光, 张洁. 唐代城市消费的方式、水平和结构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6,(02)

  54. 岳纯之. 关于唐代市场的几个问题[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1)

  55. 张箭. 唐武宗禁佛之经济成效探讨[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1)

  56. 宁欣. 唐宋城市经济社会变迁的思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7. 郭亮. 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读《全唐诗》、《茶经》、《新唐书·地理志》札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4)

  58. 张安福. 两税法改革对唐代农村社会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9. 徐效慧. 略述唐代营州的经济[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60. 王涛, 赵建坤. 唐代中后期扬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精神风貌[J]. 邢台学院学报 , 2006,(02)

  61. 宁欣. 论唐代长安另类商人与市场发育——以《窦乂传》为中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62. 乜小红. 试论畜牧业在唐五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63. 张剑光. 唐五代江南的外商[J]. 史林 , 2006,(03)

  64. 郭亮, 孙垂利. 略论唐代茶叶的经济功能[J]. 农业考古 , 2006,(02)

  65. 刘阿平. 唐代飞钱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66. 陈长征, 赵文坦. 从唐诗看唐代中后期的商人与商业[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67. 黎志刚. 宋代牙人与乡村经济的市场化[J]. 云南社会科学 , 2006,(01)

  68. 郭秋兰. 南宋赣南私盐与盐子狱探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2)

  69. 魏华仙. 宋代花卉的商品性消费[J]. 农业考古 , 2006,(01)

  70. 汤开建, 杨惠玲.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与中原地区的马贸易[J]. 中国藏学 , 2006,(02)

  71. 李国锋. 宋代债法的渊源及宋代债法发展的历史动因[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72. 王德朋. 金代汉族士人经济来源辨析[J]. 社会科学战线 , 2006,(03)

  73. 郭学信, 张素英.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74. 李龙潜. 明清时期广东圩市租税的征收[J]. 学术研究 , 2006,(02)

  75. 徐斌. 明清湖池水域所有制研究——以两湖地区为中心[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1)

  76. 汪庆元. 通过鱼鳞图册看明清时期的土地所有关系——以徽州府为中心[J]. 历史档案 , 2006,(01)

  77. 杨师群. 再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伪问题——答曹守亮先生[J]. 浙江社会科学 , 2006,(04)

  78. 徐梓. 明清时期塾师的收入[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2)

  79. 施春煜. 明清江南农业社会的经济生活概览——以村镇小志中的风俗诗词为视野[J]. 甘肃农业 , 2006,(06)

  80. 李伏明. 明清松江府棉布产量与市场销售问题新探[J]. 史学月刊 , 2006,(10)

  81. 胡果文. 元末明初社会变迁对江南地区商业活动的影响——以沈万三为例[J]. 社会科学 , 2006,(10)

  82. 宋伦, 谢明. 明清陕西山陕会馆的特点及市场化因素[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83. 宋立中. 论明清江南节日消费及其经济文化意义[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84. 陈剑峰. 地域商人与明清时期浙北区域经济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 , 2006,(06)

  85. 赵旭峰. 清代旅蒙晋商与蒙汉经济文化交流[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1)

  86. 张海英. 从商书看清代“坐贾”的经营理念[J]. 浙江学刊 , 2006,(02)

  87. 王德庆. 清代土地买卖中的“除留”习惯——以陕西紫阳契约与诉讼为例[J]. 唐都学刊 , 2006,(02)

  88. 李晓方. 烟草生产在清代赣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 农业考古 , 2006,(01)

  89. 邓永飞. 米谷贸易、水稻生产与清代湖南社会经济[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2)

  90. 范金民. 清代徽州盐商的销盐纠纷与诉讼[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2)

  91. 江太新, 苏金玉. 漕运与淮安清代经济[J]. 淮阴工学院学报 , 2006,(04)

  92. 李刚, 袁娜. 论清代陕西商人在新疆的活动及其会馆建设[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5)

  93. 殷新锋, 王恺瑞. 清代陕北乡村手工业结构和分布变迁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94. 汪崇筼. 也谈徽州盐商与盐务官僚——对王振忠先生一篇论述的商榷[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95. 汪崇筼. 清代徽商合墨及盘、帐单——以《徽州文书》第一辑为中心[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4)

  96. 陈学文. 清代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法制化——清道光三十年山西徐沟县王耀田契(私契、官契、契尾)的考释及其他[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4)

  97. 许檀. 明清时期的开封商业[J]. 中国史研究 , 2006,(01)

  98. 张博. 营口开埠与晚清东北商路——以辽河航运为中心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 2006,(01)

  99. 朱英. 民初苏州商会的发展演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5)

  100. 乔南. 清代山西的商业市镇,平遥——以平遥市楼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 晋阳学刊 , 2006,(06)

  101. 郭锦超. 阻碍近代华北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02. 彭南生.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03. 谭玉秀, 范立君. 从市场发育等角度对近代东北城市化的分析——以奉天东部为例[J]. 社会科学战线 , 2006,(02)

  104. 游海华. 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4)

  105. 蔡晓荣, 王国平. 晚清中国商业行会对洋商的“停交”抵制活动——基于经济和法律的视角[J]. 安徽史学 , 2006,(05)

  106. 蒋建国. 祭祀消费:仪式传承与文化传播——以晚清广州为中心[J]. 广东社会科学 , 2006,(06)

  107. 贾贵浩. 1912—1937年河南租佃制度的特点[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108. 陈礼茂. 救济与控制:中国通商、四明和中国实业三行的改组[J]. 安徽史学 , 2006,(02)

  109. 杜恂诚. 近代上海钱业习惯法初探[J]. 历史研究 , 2006,(01)


十二、文化、教育

  1. 黄兴涛. 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J]. 近代史研究 , 2006,(06)

  2. 纪莺莺. 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 以社会流动为视角[J]. 社会 , 2006,(06)

  3. 周惊涛. 徽商与明清江南文教事业[J]. 大学教育科学 , 2006,(04)

  4. 陈景彦. 西风东渐与中日知识分子的回应[J]. 历史研究 , 2006,(03)

  5. 曹家齐. 宋代书判拔萃科考[J]. 历史研究 , 2006,(02)

  6. 余子侠. 日伪统治下华北沦陷区的高等教育[J]. 近代史研究 , 2006,(06)

  7. 罗志田,.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 中国社会科学 , 2006,(01) .

  8. 郭卫东.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中国盲文体系的演进[J]. 近代史研究 , 2006,(02)

  9. 王殊宁. 唐景龙年间修文馆学士考略[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6,(07)

  10. 郝秉键. 晚清民间知识分子的西学观——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J]. 清史研究 , 2006,(03)

  11. 李伯重. 19世纪初期华娄地区的教育产业[J]. 清史研究 , 2006,(02)

  12. 李良玉,. 清代书院与历史教育[J]. 清史研究 , 2006,(01) ..

  13. 霍玉敏,. 清朝的皇子教育及特点[J]. 黑龙江民族丛刊 , 2006,(02) .

  14. 肖玉秋.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与清代中俄图书交流[J]. 清史研究 , 2006,(01)

  15. 韩华,. 民初国会对孔教的争论及其思考[J]. 史学集刊 , 2006,(02) .

  16. 王昌宜,. 明清徽州的职业教育[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

  17. 王凤杰. 浅析《大公报》儿童特刊的教育思想[J]. 历史教学 , 2006,(11)

  18. 王增科. 试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公平性[J]. 历史教学 , 2006,(06)

  19. 陈确, 陆琼飞. 历史视野下治理官员腐败的文化机制[J]. 历史教学 , 2006,(04)

  20. 孙邦华. 明清时期在华西人视野中的科举制度特征与作用——另一双眼看科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9) .

  21. 汪维真,. 事有定数:明人对科举功名的认识[J]. 史学集刊 , 2006,(02) .

  22. 李弘祺,. 中国科举考试及其近代解释五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

  23. 杨齐福. 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科举制度改革[J]. 史学集刊 , 2006,(02)

  24. 李良玉. 唐代科举与历史教育[J]. 史学史研究 , 2006,(04)

  25. 柯闻秀. 湖湘文化的三次大融合及其包容性特征的形成[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1)

  26. 李芳民. 玄奘与中国文化典籍的西传[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27. 巩本栋. 关于汉籍东传的研究[J]. 学习与探索 , 2006,(02)

  28. 汪东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输入和辐射[J]. 池州师专学报 , 2006,(02)

  29. 王保国. 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以中原文化为中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0. 刘芳. 孔子编辑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1. 李翠玉. 东学西被”与“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J]. 潍坊学院学报 , 2006,(01)

  32. 蒋建国. 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古代书院祭祀的社会空间[J]. 现代哲学 , 2006,(03)

  33. 陈义海. 中西之“中心主义”——以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交流为视角[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4. 黎卫金.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J]. 闽江学院学报 , 2006,(06)

  35. 肖永明. 历代地方官员支持书院发展的动机探析[J]. 中州学刊 , 2006,(02)

  36. 赵振. 论中国古代的官德教育[J]. 北方论丛 , 2006,(03)

  37. 高明扬. 科举八股文考试功能述论[J]. 甘肃社会科学 , 2006,(06)

  38. 张灿贤. 状元殿试对策的文化内涵[J]. 管子学刊 , 2006,(04)

  39. 刘国石. 清代满族家庭文化教育浅说[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40. 戴庞海. 略论西周时期的礼仪教育[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41. 向明. 兼容并包——魏晋时期儿童教育述论[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42. 屈直敏. 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3. 周喜峰. 论唐代渤海国儒学文化教育[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2006,(02)

  44. 宋军风. 唐代商人举选权利考略[J]. 云南社会科学 , 2006,(05)

  45. 康震. 唐代私学教育的文学性特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46. 严春华. 承继与新变:社会转型中的中唐女子教育[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47. 曾美英. 开元盛世音乐教育状况述略[J]. 韶关学院学报 , 2006,(11)

  48. 苏勇强. 五代科举与书籍印刷之关系[J]. 社会科学家 , 2006,(03)

  49. 林岩, 张海燕. 北宋科举考试与京城地区的寄应问题[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06,(02)

  50. 谭甲文. 宋代书院的管理模式探析[J]. 池州师专学报 , 2006,(04)

  51. 黄忠鑫. 宋代福建书院的地域分布[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52. 刘晓东, 赵红. 明代塾师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变——兼论民间教育人力资源的社会配置与优化问题[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3. 宗韵. 明清徽商家庭商业教育述略[J]. 安徽史学 , 2006,(03)

  54. 龚延明, 邱进春. 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3)

  55. 孔艳波. 清代满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56. 缪心毫. 清代义学生存困境分析[J]. 历史档案 , 2006,(02)

  57. 李弘祺. 宋元书院与地方文化——吉州地区书院、学术与民间宗教[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58. 贾国静. 清末的私塾改良及其成效[J]. 安徽史学 , 2006,(04)

  59. 左松涛. 晚清民国私塾与塾师的“权势”问题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60. 侯艳兴.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迁[J]. 兰州学刊 , 2006,(07)

  61. 李红. 清末女子师范教育[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6,(08)

  62. 钟振国. 反抗男权的第一波——试论近代我国女子学堂()课程的女性主义思想[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63. 屈军. 清末学前教育师资情况简析[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 2006,(10)

  64. 任念文. 民国初期山西“村政”改革与山西乡村教育关系考[J]. 晋阳学刊 , 2006,(01)

  65. 徐临江. 民国时期公民教育何以失败——以20世纪30年代浙江省公民教育为中心的考察[J]. 天津社会科学 , 2006,(05)

  66. 田正平, 张建中. 中英庚款与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6,(06)


十三、移民与人口

  1. 余同元, 阙静红. 创新的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评《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3)

  2. 吴松弟. 南宋移民与临安文化[J]. 历史研究 , 2006,(05)

  3. 范立君. 20世纪30年代东三省关内移民[J]历史教学问题 , 2006,(01) .

  4. 范立君. 论“九·一八”事变对关内移民东北的影响[J]. 史学集刊 , 2006,(03)

  5. 张民服. 明代人口分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 史学集刊 , 2006,(03)

  6. 沈登苗. 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 2006,(09)

  7. 常悦. 古代战争对中原人口文化的影响探析[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03)

  8. 冼剑民, 王丽娃. 明清时期广东瑶族的锐减与迁徙[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1)

  9. 王庆宪. 匈奴地区的中原人口及汉匈关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10. 刘敏. 试析清代至民国时期赫哲族人口锐减的原因[J].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06,(05)

  11. 齐秀生.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述略[J]. 齐鲁学刊 , 2006,(02)

  12. 李亚峰. 晋国人口知多少?[J]. 晋阳学刊 , 2006,(04)

  13. 陈旭. 试论战国末年的人才流动[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1)

  14. 宋仁桃. 战国秦汉城市人口结构初探——以农民问题为中心[J]. 史学月刊 , 2006,(05)

  15. 古永继. 秦汉时西南地区外来移民的迁徙特点及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16. 宋仁桃. 战国秦汉城市人口结构初探——以农民问题为中心[J]. 史学月刊 , 2006,(05)

  17. 张峻. 论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6,(08)

  18. 彭安玉. 六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长江三角洲的土地开发[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19. 吴泓. 汉魏间益州人口数量考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6,(11)

  20. 马建春. 西晋十六国时期氐人的迁徙与分布[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21. 李克建. 再论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6,(06)

  22. 顾向明, 王大建. 《颜氏家训》中南北朝士族风俗文化现象探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23. 李吉和. 唐朝时期党项族的迁徙与社会文化变迁[J]. 青海民族研究 , 2006,(03)

  24. 王涛. 唐诗人口数字辨析[J]. 河南社会科学 , 2006,(04)

  25. 张宪华. 唐末五代徽州的北方移民与经济开发[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26. 王厚香. 析唐代民族“混血”现象[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5)

  27. 刘文波. 唐宋逃户与社会流动关系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28. 陆敏珍. 宋代明州的人口规模及其影响[J]. 浙江社会科学 , 2006,(02)

  29. 陶文牛. 《中书备对》户口资料解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30. 严其林. 镇江与两宋移民[J]. 寻根 , 2006,(04)

  31. 程民生. 论宋代的流动人口问题[J]. 学术月刊 , 2006,(07)

  32. 王孝俊. 辽代人口问题研究综述[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33. 林剑华. 明清时期福建省内再次移民及动因探析[J]. 东南学术 , 2006,(01)

  34. 王杰瑜. 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35. 栾成显. 明清文书档案反映的农民家庭规模[J]. 中国人口科学 , 2006,(01)

  36. 张民服. 对明代人口问题的几点再认识[J]. 中州学刊 , 2006,(01)

  37. 李永芳. 明初洪洞大移民[J]. 中国社会导刊 , 2006,(02)

  38. 于秀萍. 明初移民对沧州的再开发[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1)

  39. 张应龙. 郑和下西洋与满剌加的中国移民[J]. 学术论坛 , 2006,(03)

  40. 陆韧. 明代云南汉族移民定居区的分布与拓展[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3)

  41. 沈登苗. 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 2006,(09)

  42. 马怀云. 明初洪洞移民捆绑押解说辨析——解手一词并非源于明初洪洞移民[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4)

  43. 李靖莉. 明初移民对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渗透影响[J]. 理论学刊 , 2006,(11)

  44. 孙清玲. 论“闽人三十六姓”在中国海外移民史上的特殊性——东亚朝贡体制下的海外移民个案分析[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06,(10)

  45. 乔飞. 明代移民与昆明城市的发展[J]. 史学月刊 , 2006,(12)

  46. 刘江涛. 明代汉族移民与海南经济文化变迁[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7)

  47. 陈长文. 明代进士的姓名及婚姻——以明代进士登科录为中心的考察[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48. 黄海云. 清代广西的移民垦殖与人口状况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03)

  49. 哈恩忠. 略论雍正年间清政府对贵州贩卖人口的整饬——以鄂尔泰打击川贩为中心[J]. 贵州文史丛刊 , 2006,(02)

  50. 王肇磊, 贺新枝. 论清代移民垦植对鄂西北地区环境的影响——以十堰市为例[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2)

  51. 赵之恒. 清中叶的人口增长与内蒙古西部的违禁开发[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52. 潮龙起. 清代闽粤移民与东南亚华人秘密结社的流布[J]. 贵州社会科学 , 2006,(04)

  53. 林成西. 清代入川移民人口数量及素质分析[J]. 中华文化论坛 , 2006,(03)

  54. 孙百亮, 孙静琴. 清代山东地区的人口、耕地与粮价变迁[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55. 王庆, 刘建华. 汉代以来胶东半岛人口发展及人—地—海关系演变[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56. 邹登顺. 论明清移民与巴渝文化的新变[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57. 龚胜生, 于颖.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121~1735)[J]. 地理研究 , 2006,(06)

  58. 牛叔文, 郭晓东, 刘正广, 李国柱, 曾明明. 甘肃省近百年来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 2006,(06)

  59. 张安东. 近代安徽人口地理的几个问题[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3)

  60. 韩蕾蕾. 顾氏移民宗族与明代贵州开发和民族融合[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6)

  61. 邓红, 陈会芬. 四五口之家:近代冀中定县农村的家庭规模[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4)

  62. 黄震, 王荷珣. 福建客家人移民广西陆川的历史考察[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 2006,(06)

  63. 张建军.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灾荒中的人口问题述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十四、农史、环境史、生态史

  1. 王利华. 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2. 刘军. 论西方环境史的政治特点[J]. 史学月刊 , 2006,(03)

  3. 李根蟠,.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

  4. 王利华. 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J]. 学术研究 , 2006,(09)

  5. 王利华.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 天津社会科学 , 2006,(01)

  6. 梅雪芹. 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J]. 学术研究 , 2006,(09)

  7. 刘向阳. 环境政治史理论初探[J]. 学术研究 , 2006,(09)

  8. 高国荣,. 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研究的特点[J]. 史学月刊 , 2006,(02) .

  9. 滕海键,. 环境史学与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

  10. 李根蟠.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兼与曾雄生先生商榷[J]. 历史研究 , 2006,(02)

  11. 周粟. 先秦生态思想问题评介[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6,(12)

  12. 王建革. 水车与秧苗:清代江南稻田排涝与生产恢复场景[J]. 清史研究 , 2006,(02)

  13. 高凯. 20世纪以来国内环境史研究的述评[J]. 历史教学 , 2006,(11)

  14. 刘正刚,孟超,. 经济行为与环境变化:清前期台湾野生鹿消失探析[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

  15. 邹逸麟.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环境变迁与城市兴衰[J]. 江汉论坛 , 2006,(05)

  16. 许怀林. 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发的互动变迁——对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J]. 农业考古 , 2006,(01)

  17. 霍岳飞, 王尚义. 从汾河上游的地名透视环境变迁[J]. 沧桑 , 2006,(04)

  18. 高升荣. 清代中国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区域表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4)

  19. 梅雪芹. 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1)

  20. 滕海键. 环境史学与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21. 刘军. 论西方环境史的政治特点[J]. 史学月刊 , 2006,(03)

  22. 刘翠溶. 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23. 陈文华. 宋元明清时期的花卉种植业[J]. 农业考古 , 2006,(01)

  24. 姚明明. 浅论中国古时蚕业的科技文化交流[J].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06)

  25. 郭风平, 赵忠, 邓瑾, 胡钢. 《太平广记》反映的中国古代森林文化[J]. 世界林业研究 , 2006,(03)

  26. 陶红. 蚕桑文化的组织传播分析[J].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10)

  27. 王锷. 《月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其成篇年代[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6,(05)

  28. 邹礼洪. 古都江堰岁修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29. 朱士光. 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几个问题之管见[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0. 文榕生. 历史时期中国麝与獐的区分[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3)

  31. 陈习刚. 中国古代葡萄、葡萄酒及葡萄文化经西域的传播()——两宋以前葡萄和葡萄酒产地[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32. 陈习刚. 唐代葡萄酒产地考——从吐鲁番文书入手[J]. 古今农业 , 2006,(03)

  33. 陈隆文.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4. 陶黎新. 中国各历史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研究[J]. 农业考古 , 2006,(04)

  35. 刘亚中. 历史时期影响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浅探[J]. 农业考古 , 2006,(04)

  36. 李清凌. 西北古代农田水利开发的类型投资者和基本经验[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7. 王元林. 浅议地理环境对北方、南方陆上丝路及海上丝路的影响[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38. 陈倩. 何谓“雨毛”、“雨石”、“雨血”、“雨土”?[J]. 华夏文化 , 2006,(04)

  39. 陈伟明, 戴云. 生态环境与华南少数民族的农业生产活动[J]. 农业考古 , 2006,(04)

  40. 肖爱民. 辽朝契丹人的养牛技术——从寻觅一幅辽墓壁画中的“契丹牛”谈起[J]. 农业考古 , 2006,(04)

  41. 赵冬菊. 古代巴人生态环境略考[J]. 长江论坛 , 2006,(06)

  42. 张渭莲. 气候变迁与商人南下[J]. 中原文物 , 2006,(01)

  43. 徐岩. 论商前期定都郑州的生态原因[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44. 孔德铭, 曹晋. 殷商时期的环境保护[J]. 殷都学刊 , 2006,(03)

  45. 朱彦民. 代晚期中原环境生态环境的变迁[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46. 王炳万. 简论春秋时期的农业结构及农业工具[J]. 农业考古 , 2006,(04)

  47. 李增高. 秦汉时期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稻作[J]. 农业考古 , 2006,(01)

  48. 王子今. 黄河流域的竹林分布与秦汉气候史的认识[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49. 王福昌. 水与汉代南方社会[J]. 浙江社会科学 , 2006,(01)

  50. 王子今. 居延盐”的发现——兼说内蒙古盐湖的演化与气候环境史考察[J]. 盐业史研究 , 2006,(02)

  51. 黄富成. 略论汉代乡村农官——力田[J]. 农业考古 , 2006,(04)

  52. 安忠义. 汉代的养马业及对马种的改良[J]. 农业考古 , 2006,(04)

  53. 朱奎泽. 汉代河西屯戍系统的仓[J]. 中国农史 , 2006,(02)

  54. 方原. 东汉洛阳对周围环境的改造和利用[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55. 王玲. 汉魏六朝荆州大地产农业的发展[J]. 江汉论坛 , 2006,(03)

  56. 李增高. 魏晋北朝时期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稻作[J]. 农业考古 , 2006,(04)

  57. 杨富, 寇恒武. 魏晋南北朝时期辽河流域的环境[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6,(06)

  58. 杨富. 三燕时期辽西地区的农业发展[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59. 李辉. 试论北朝时期水灾发生的特点[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3)

  60. 陈勇. 论唐代长江下游农田水利的修治及其特点[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61. 艾冲. 唐代“河曲”地域农牧经济活动影响环境的力度及原因探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62. 袁野. 唐代的洪涝灾害——两《唐书·五行志》有关记载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63. 胡安徽. 唐代稻作研究述略(1980-2004)[J]. 农业考古 , 2006,(01)

  64. 周尚兵. 唐代南方畲田耕作技术的再考察[J]. 农业考古 , 2006,(01)

  65. 勾利军, 彭展. 唐代黄河中下游地区蝗灾分布研究[J]. 中州学刊 , 2006,(03)

  66. 陈伟明, 郑颖. 历史时期韩江流域鳄鱼灭绝原因新探[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67. 乜小红. 略论唐代民间养牛业[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05)

  68. 胡安徽. 从《全唐诗》稻作诗句看唐代农民生活[J]. 农业考古 , 2006,(04)

  69. 刘锡涛. 从森林分布看唐代环境质量状况[J]. 人文杂志 , 2006,(06)

  70. 薛瑞泽. 唐宋时期沙苑地区的畜牧业[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6)

  71. 周峰. 金代的蝗灾[J]. 农业考古 , 2003,(03)

  72. 刘清荣. 宋代江西农业的进步及原因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 , 2006,(02)

  73. 石涛. 北宋的天象灾害预测理论与机构设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2)

  74. 熊燕军,. 宋代江南崛起与南北自然环境变迁——兼论宋代北方林木资源的破坏[J].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05) .

  75. 王东仓. 北宋与西夏的对峙及其对陕北生态环境的影响[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 2006,(04)

  76. 刘华. 明代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人文精神透视[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77. 李彦宏, 高淑兰. 从明清湖南灾荒诗歌看湘人生存环境的变化[J]. 株洲工学院学报 , 2006,(01)

  78. 行龙. 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以“峪水为灾”为中心的田野考察与研究[J]. 史林 , 2006,(02)

  79. 吴建新. 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镇的水环境[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2)

  80. 陶卫宁. 明清之际烟草在国内的传播和引种[J]. 农业考古 , 2006,(01)

  81. 汪银生, 张翔. 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的传入与发展[J]. 农业考古 , 2006,(01)

  82. 张崇旺. 试论明清江淮地区的水旱灾害与农业耕作的变迁[J]. 中国农史 , 2006,(01)

  83. 尹玲玲. 论明代福建地区的渔业分布[J]. 中国农史 , 2006,(01)

  84. 吴媛媛. 明清徽州灾害初探[J]. 兰州学刊 , 2006,(07)

  85. 赵慈. 明清时期华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历史反思[J]. 河北学刊 , 2006,(05)

  86. 刘伟, 钟巍, 薛积彬, 甄治国.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气候变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03)

  87. 冯晓多. 明弘治至民国初年宁夏灵州土地税及其反映的环境变化[J]. 宁夏社会科学 , 2006,(06)

  88. 王尚义, 张慧芝. 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民间控制[J]. 民俗研究 , 2006,(03)

  89. 何孝荣. 明代北京地区自然灾害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6)

  90. 周邦君. 清代四川土地开发与环境变迁——以水土流失问题为中心[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91. 高升荣. 清中期黄泛平原地区环境与农业灾害研究——以乾隆朝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92. 周邦君. 地方官与农田水利的发展——以清代四川为中心的考察[J]. 农业考古 , 2006,(06)

  93. 刘正刚, 孟超. 经济行为与环境变化:清前期台湾野生鹿消失探析[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94. 朱圣钟. 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地区主要野生动物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变迁[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2)

  95. 刘海岩. 清末民初天津水供给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J]. 历史档案 , 2006,(03)

  96. 吴建新. 汉六朝隋唐时期岭南农业文化的特色——兼述冼冯家族的兴起与岭南农业文化的关系[J]. 农业考古 , 2006,(04)

  97. 吴彬. 近代广西的水灾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S2)

  98. 王建革. 役畜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J]. 社会科学研究 , 2006,(02)

  99. 吴晓军. 生态与社会失衡:近代甘肃回民起义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 , 2006,(05)

  100. 赵海晓, 任伯平, 王尚义. 试论清代中晚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与太原水患加剧之关系[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04)

  101. 吴春梅. 民国时期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J]. 民国档案 , 2006,(04)

  102. 郝正春. 战时日军对山西物质环境的破坏——以晋东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 沧桑 , 2006,(06)


十五、医疗社会史

    1. 李化成. 西方医学社会史发展述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2. Peter Garnsey, 熊莹, 黄洋. 骨骼与历史:古代地中海地区食谱与健康研究的新方法[J]. 历史研究 , 2006,(05)

    3. 王子今. 汉代的食品卫生法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读札记[J]. 考古与文物 , 2006,(03)

    4. 焦润明,. 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及朝野应对措施[J]. 近代史研究 , 2006,(03) .

    5. 文庠. 试述清代医政的嬗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4) .

    6. 余新忠. 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J]. 清史研究 , 2006,(02)

    7. 陈刚. 隐士与中国古代医学关系探微[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4)

    8. 仓林忠. 关于远古圣人“长寿”秘密的探析[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9. 冯骊, 上官绪智. 汉代军队医疗保障制度初探[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10. 黄敬愚. 汉代医、巫、仙之关系考[J]. 中医药文化 , 2006,(04)

    11. 王子今. 汉晋时代的“瘴气之害”[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3)

    12. 王文涛. 汉代的疫病及其流行特点[J]. 史学月刊 , 2006,(11)

    13. 綦中明. 浅论唐代的悲田养病坊[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14. 蒋爱花. 唐人寿命水平及死亡原因试探——以墓志资料为中心[J]. 中国史研究 , 2006,(04)

    15. 张秀传. 宋代的医学教育[J]. 史学月刊 , 2006,(09)

    16. 郭松义. 清代男女生育行为的考察[J]. 中国史研究 , 2006,(02)

    17. 魏珂, 刘正刚. 清代台湾疫灾及社会对策[J]. 中国地方志 , 2006,(05)

    18. 马长林, 刘岸冰. 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防治的社会环境[J]. 民国档案 , 2006,(01)

    19. 刘岸冰. 近代上海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初探[J]. 史林 , 2006,(02)

    20. 周琼. 瘴气研究综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 , 2006,(05)

    21. 方旭红. 1926年吴门大疫与苏州的疫病防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6)

    22. 朱德明. 近代杭州中药店堂钩沉[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4)

    23. 曹东义. 五行、八卦与四元素学说探析[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4)

    24. 艾萍. 20世纪30年代广西医疗卫生事业述论[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4)

    25. 廖育群. 两汉医学史的重构(摘要)[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3)

    26. 李董男, 方晓阳, 盛伟. 中医黄疸禁忌史料[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3)

    27. 杨雪梅, 王桂兰, 李德杏, 王玉兴. 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发展特点研究[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3)

    28. 许国敏, 张横柳. 岭南名医易巨荪《集思医案》之研究[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3)

    29. 真柳诚, 全世玉. 汉字文化圈接纳中医学的史学倾向(摘要)[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2)

    30. 伊广谦. 清末民国间辽东名医高愈明[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2)

    31. 吴潇湘. 晋唐时期儒道佛对中医方剂学的影响[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2)

    32. 刘时觉, 陈克正, 杨力人, 朱国庆, 李珍, 瞿汉云. 近代温州医学代表人物和维新思潮[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2)

    33. 黄爱国, 杜文东. 论先秦时期医学心理学思想[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2)

    34. 郝清华. 医药的标志——蛇杖的来历[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1)

    35. 夏坤, 赵静. 晚清广州女医群体[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1)

    36. 段晓华. 章太炎在近代中医史上的地位及成就[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1)

    37. 曹丽娟. 民国时期中医医院类型研究[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1)

    38. 赖文, 张涛. 清代四川两次霍乱严重流行[J]. 中华医史杂志 , 2006,(01)

    39. 何小莲.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公共卫生[J]. 大连大学学报 , 2006,(05)

    40. 李传斌. 教会医院与近代中国的慈善救济事业[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4)

    41. 王庆林, 夏坤. 晚清教会医校与女医人才的培养——以广州为中心[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06,(S1)

    42. 路彩霞. 饮食卫生与晚清防疫——以京津地区肉类饮食习俗为主的考察[J]. 民俗研究 , 2006,(04)

    43. 黎霞. 1892年襄阳府瘟疫透视[J]. 江苏社会科学 , 2006,(03)

    44. 于洋, 马东玉. 东北历史科技文化最光辉的一页——震惊世界的传染病治疗[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

    45. 冯志阳. 媒体、瘟疫与清末的健康卫生观念——以《大公报》对1902年瘟疫的报道为中心[J]. 史林 , 2006,(06)

    46. 李媛. 鼠疫流行与社会应对——1918年晋北疫情初探[J]. 沧桑 , 2006,(05)

    47. 张玲, 胡澜. 川陕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特点及历史价值[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6,(04)

    48. 吴郁琴, 胡火清. 民国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进程(1928-1941)[J]. 农业考古 , 2006,(03)

    49. 张海梅. 抗战期间的疫病救治述论[J]. 历史档案 , 2006,(02)

    50. 王诗恒, 张华. 关于常德鼠疫及其控制方案的报告[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6)

    51. 李鹏涛. 《世界瘟疫史:疫病流行、应对措施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评介[J]. 世界历史 , 2006,(0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