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交叉科学论坛——人类生存史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夏炎发布时间:2019-09-30浏览次数:10

2019927日,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交叉科学论坛——人类生存史分论坛在津南校区历史学院天挺阁举行。论坛分两场举行,由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9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精彩报告。校人文社科部副部长管健教授代表学校出席开幕式并向报告人颁发了纪念证书,开幕式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江沛教授主持。

管健副部长首先向与会校内外专家表示欢迎。她表示,南开大学秉持文理并重的发展原则,正在积极推进交叉科学的发展与建设,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对于未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4211”战略与实施模式。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推动学校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并启发师生们积极参与交叉学科的建设,在学术与科研中拓宽思路,求真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的报告,选题大小不等但视角独特、方法新颖,呈现出了极为宽阔的学术视野,产生了深刻的学术启发。第一场报告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题为“李约瑟对中国古代机械的辨识”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夏明方教授题为“什么是灾害?——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变奏”的报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利华教授题为“突破近代科学统制:跨越两种文化鸿沟”的报告,江沛教授题为“交通体系与近代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变革”的报告,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了科技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作用,也提出了科学必须与人文相结合以免科技失控的警醒。

在第二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孙方圆博士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李宇奇博士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方万鹏讲师,分别以“河川与战争:以宋夏战争中的马岭水为研究中心”、“重塑新疆水利史:一个走出中原中心主义的尝试”、“经验、路径与学术话语的生成:从水力磨坊看20世纪以来中西学界水能利用史的研究范式与问题意识分野”为题,进行了相关报告,提出了水质影响战争进程、新疆地域技术独立性和中西学界对于水能利用的不同看法。南开大学文学院冉启斌教授在“人类与人类历史的语言学窗口”的报告中,从发声与发音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对语言学历史及发展影响的角度进行了极为有趣的探讨;南开大学法学院陈兵教授则以“科技变革法治:人工智能场景下消费者保护理路反思与重构”为题,从法律和技术视角对人工智能与人群消费理念及行为模式的影响进行了思考。

在两场报告及论坛结束后的交流中,与会师生在研究视野、方法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