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举办“第二届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夏炎发布时间:2019-11-25浏览次数:11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111820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17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30余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一组有关清朝宫廷的论文引人注目。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陈锋考察康雍乾时代官商阶层的文玩进贡,认为臣子进献与皇帝收纳的仪式既是艺术共赏的雅事,又是君臣联谊的手段。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林姝以寿康宫为中心,分析了盛清时代皇太后的物质生活、皇家母子关系及其折射出的乾隆帝治国理念。本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指出,康熙帝六次南巡中的书法活动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以及接续中国道统与治统的意愿,从而达到了以文化认同获取政治认同的目的。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姚旸分析了馆藏的以乾隆帝南巡为主题的清代绘画长卷《万笏朝天图》,认为其中反映了中央皇权与地方宗族间的密切关系。

  清代之前的研究也充满新意。本中心闫爱民教授以《汉书》中武帝“踞厕”见卫青的记载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探讨了汉代贵族的如厕习惯和方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周尚兵通过中古时期敦煌地区百姓在衣、食、浴等日常生活中对“香”的使用情况,揭示出其所承袭遵循的生活理念和社会习尚。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张佳指出起源于女真族的“深簷胡帽”,其盛衰直观反映了12世纪至14世纪东亚族群与政治格局的变迁。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陈芳认为小说中描述的潘金莲的服饰折射了在晚明纵欲世风之下,女性自觉、才女文化与女性经济独立等“现代性”观念“浮出历史地表”。本中心余新忠教授梳理考辨了昌化石的兴起历史,指出过往的错误论述源于书写者的个人情绪。

  参会的考古学、文博学专业的学者的论文“由物及人”,讨论社会生活。中心教授刘尊志利用考古资料证明,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中外物质文化交流对汉代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王音聚焦于孙吴、西晋时期都城地区陶瓷随葬品种类组合的变化。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耿超对东周殉葬墓展开社会学考察,探讨了当时的性别观、丧葬观与生死观。天津博物馆馆员黄娟分析了西汉早期放铸政策下的钱币铸造,认为允许钱币私铸是当时政府全力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措施之一。

学者也关注物品生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涵。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教授吴欣以帕幔与哈达的产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临清作为一座“中转型”运河城市主动顺应市场需求的内生性发展脉络。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弛以清末民初在京津两地出现的致力于教育用品本土化的陈列和研制机构为中心,讨论了其在因应晚清教育改革和振兴实业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吴琼与王嘉乐也提交论文参会,王嘉乐认为乾隆朝古砚收藏与仿制成为皇帝进行宫廷文化活动中重要一环,吴琼提出明清文人对于铜镜的喜好背后所反映出的多元化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