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徐畅:唐中后期都城官僚交往中的同坊之谊——以白居易与新昌杨家为例

发布者:夏炎发布时间:2022-01-05浏览次数:10


20211030日晚,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南开中古社会史研究班学术讲座”第28期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畅副教授报告,题为《唐中后期都城官僚交往中的同坊之谊——以白居易与新昌杨家为例》,讲座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夏炎教授主持。

线上活动伊始,夏老师介绍了徐畅老师的研究领域及最新学术成果,之后徐畅老师对本次报告的相关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交代,随即进行学术报告。


徐畅老师将家族史研究与都市内部空间相结合,结合社会史、政治史,以全新的视角进行了大族与青年文士交往的考论:首先指出,隋唐以降,由于选举权的上移,世家大族普遍由乡居变为城居;以弘农杨氏为例,杨氏不同房支的家族成员居于都城内的不同坊,经过数代同居,其官场声望凝聚于所居之坊,“坊望”成为其表示身份的要素之一;其中杨汝士等兄弟居靖恭坊,杨於陵、杨嗣复父子等居新昌坊。


随后,徐老师结合日本学者妹尾达彦先生绘制的长安坊市图,对青年文士代表白居易在长安的坊里活动及居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认为白居易选择新昌坊的原因有二:一是新昌坊朝参方便、地价低廉又地势高爽,得工作与生活之便,二则由于该坊靠近其姻亲靖恭杨家;而这一选择也间接加强了白居易与新昌杨家的交往。徐老师进一步结合砺波护先生的研究考察了9世纪上半叶长安政治地图中的新昌坊:发现在新昌、靖恭、安邑三坊交叉处,汇集了牛李两党党魁的活动;而新昌坊本身,则成为牛党官员的集居之所。

由于白居易系牛党姻亲,且与牛党核心人物往来密切,学界传统观点将其归入牛党阵营,也有观点以其反对藩镇擅权,在政治立场上与李党更近。徐老师则对白居易的交往倾向进行了动态地审查,发现:元和年间,白居易与李党关系较近;长庆、大和年间,白居易为京官,入居新昌坊,在仕宦转迁与生活中都与牛党来往密切;即便到牛党失势时,白居易仍与牛僧孺、杨嗣复、李宗闵等保持密切的往来,并在给杨嗣复的诗中写到“唯有新昌故园月,至今分照两乡人”。可见在清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长安,科举官僚之间联系的渠道在不断地拓展,同坊之谊成为都城文人官员之间发生社会联系的新纽带,甚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们的政治立场与仕宦前景。


在报告的最后,徐畅老师通过《裴向墓志铭》,引出了路群与新昌坊裴氏的同坊之谊,并鼓励青年朋友加入到“清流文化、科举与都市空间”这一话题的探讨。报告结束后,历史学院王安泰副教授、沈琛老师及多位同学与徐畅副教授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徐畅老师对大家的提问做出详尽解答。最后,夏炎教授总结了本场讲座的主要内容,并向大家介绍未来南开中古社会史学术讲座的计划,此次学术活动顺利结束。

(供稿:黄琬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