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著名中国经济史学家李伯重老师莅临我校,于历史学院海宗轩(119教室)进行了题为《不变还是渐变?明代后期的国家决策机制新探》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为“南开大学建校105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之一,由常建华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一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李伯重教授强调经济与政治不可分离,介绍了长期在经济史领域耕耘的自己做出政治史研究尝试的原因。回顾关于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的已有学术成果后,李伯重教授指出应将转型研究也落实到政治方面。国家决策关系着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权力问题,其机制变动是明代后期政治转型的组成部分。随后,李伯重教授反驳了帝制中国政治传统一直是乾纲独断的观点,认为其根源于孟德斯鸠等西方思想家。李伯重教授由分析国家权力、政府权力的定义及其职能入手,指出帝制中国的国家权力主要是行政权,行政权又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其中的决策权是皇帝最重要的权力,却仍然不能为皇帝所独占。
李伯重教授进而考察了明代国家决策的范围、机制和主要参与者。在明代前中期,国家决策机制主要有圣裁、阁议两种。到后期,皇帝在决策方面所起的实际作用越来越小,廷议作为一种新机制,成为国家决策制度的核心。最后,李伯重教授比较了三种决策机制,分析三者的关系并作出评价。
主持人常建华教授总结道,李伯重教授的讲座涉及中央决策、政治转型等重大问题,又具备众多生动的历史细节。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院内外师生踊跃提问,与李伯重教授就明清国家决策机制的变化、廷议的功能及明代其他政治制度发展趋势、明代选官学历要求提高与士绅阶层崛起的关系、中国政治传统的演化可能、对决策机制威权下移的评价等问题展开讨论。李伯重教授逐一解答提问后,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